硅酸盐细菌岩石肥料研究初报

被引:8
作者
吴衍庸
刘大江
姜華琼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南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岩石; 菌肥; 铝硅酸盐; 铝酸盐; 胡敏酸; 硅酸盐细菌; 长石粉; 泥炭粉; 泥炭肥料; 营养液; 液体培养基; 紫色岩;
D O I
10.19336/j.cnki.trtb.1964.06.019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四川赤色盆地主要为紫色土壤分布区域,紫色土壤母质含有丰富的磷、钾等矿质营养元素.根据西南农学院土壤农化系分析资料,重庆层紫色页岩区土壤化学成分全磷量为0.39%,全钾为3.10%,重庆层紫色砂岩全磷量为0.25%,全钾亦颇丰富.因此,研究如何通过土壤微生物作用变难溶性的养分为可溶性,供植物吸收利用,对提高土壤潜在肥力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研究就地取材利用“石骨子”为原料,制造新型硅酸盐细菌肥更具有现实意义.苏联学者E.M.尼斯捷洛娃等亦试用岩石作肥料,接种细菌肥,对作物产量提高表现了良好效果.四川个别地区群众亦有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59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