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虾幼体发育阶段的同工酶研究

被引:23
作者
张志峰,马英杰,廖承义,王海林
机构
[1] 青岛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基金
国家攀登计划;
关键词
中国对虾,幼体发育,同工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8.22 [虾的养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分析了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幼体发育阶段8种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EST、AMY、MDH、GDH、Gd、LDH均随发育其同工酶谱表现出明显的差异。EST在无节幼虫期只有1条酶带至仔虾期增至6条,且酶活性亦随发育而渐增:AMY共检测出3种,即α-AMY、R-AMY和Q-AMY,酶带数由无节幼虫早期的3条增至仔虾期的8条,且随发育酶带的表型及活性均有明显的变化;MDH显示的酶带数量较多共15条,此酶谱在无节幼虫早期为3泉至仔虾期则增至15条;GDH共有8条酶带,在无节幼虫早期为5条至仔虾期为7条;Gd有8条酶带,在无节幼虫期为5条,以后渐增至8条,此外,LDH的酶谱变化差异不大,即除无节幼虫期外,其他各期均为3条酶带,且表型基本相似;而ALP和ACP则表现。相对稳定,其酶带数在ALP为2条,ACP为1条。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1
页数: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