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困境”内涵辨析与中国的应对

被引:29
作者
薛力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
关键词
马六甲困境; 内涵辨析; 中国应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815 [国际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中国学者对"马六甲困境"的认识存在一些错误认知。研究发现,"海峡运输能力已经处于饱和"的说法不成立;和平时期的危险因素如轮船事故、恐怖主义与海盗活动对马六甲海峡航行的影响有限,现有应对措施已经有效控制住了马六甲海峡的海盗活动;台海冲突时美国未必会封锁马六甲海峡,即使出现封锁的情况,它对中国的影响也有限。因此,中国没有必要高估"马六甲困境"对自身海上运输安全的影响。就马六甲海峡对中国能源运输的影响而言,中国应该着重处理的不是"马六甲困境",而是进一步改善和平时期的一般能源运输安全。为此,应提升石油运输能力,更积极地参与到马六甲海峡航道安全的管理。此外,中国和缅甸石油管道等进口油气管线虽然在化解中美冲突导致的"马六甲困境"上无明显效果,但依然有必要修建。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40+159 +159-160
页数:2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马六甲海盗问题的背后 [J].
老海狗 .
海洋世界, 2009, (01) :38-45
[3]   “马六甲困局”与中国能源安全再思考 [J].
赵宏图 .
现代国际关系, 2007, (06) :36-42
[4]   马六甲海峡安全影响因素分析——马六甲海峡安全与沿岸国家的外交选择系列研究之一 [J].
韦朝晖 .
学术论坛, 2007, (02) :55-59
[5]   马六甲海峡与南海航道安全 [J].
李金明 .
南洋问题研究, 2006, (03) :1-6+14
[6]   突破“马六甲困局”——马六甲海峡与我国原油通道安全解析 [J].
岳来群 .
中国石油企业, 2006, (04) :6-9+6
[7]   解读“马六甲困局”——试论中国石油运输安全战略 [J].
刘璐 ;
包不弱 ;
欧吉兵 .
经纪人学报, 2006, (01) :79-81
[8]   中国能源安全中的马六甲因素 [J].
张洁 .
国际政治研究, 2005, (03) :18-27
[9]   马六甲海峡:通道如何保安全 [J].
张洁 .
世界知识, 2004, (16) :28-29
[10]   “泰国石油路线”破解“马六甲困局”? [J].
陈挺 .
中国石油石化, 2004, (06) :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