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刺激小脑顶核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内NF-κB活性及其活化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万东
罗勇
谢鹏
机构
[1]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重庆市神经病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电刺激小脑顶核; 局灶脑缺血/再灌注; 核因子-κB; DNA结合活性; 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 [脑血管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观察Wistar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核因子-κB(NF-κB)活性及其活化的基本规律,并探讨电刺激小脑顶核(FNS)对其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7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单纯局灶脑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和局灶脑缺血/再灌注+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组(FNS治疗组)。采用线栓法制备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缺血时间均为2 h,根据再灌注时间分为缺血2 h/再灌注3,6,1 2和24 h组。模型组不给予任何干预处理,FNS治疗组在缺血2 h再灌注即刻给予FNS治疗1 h。用Western blot法捡测缺血脑组织核抽提物中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检测核抽提物中NF-κB DNA的结合活性。结果正常组大鼠脑组织核抽提物中有少量NF-κB p65蛋白,NF-κB DNA结合活性较弱。模型组再灌注各时间点,即再灌注3,6,12和24 h.NF-κB p65蛋白含量均高于正常组,其中再灌注6 h和12 h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模型组NF-κB p65蛋白含量变化趋势为:再灌注3 h<再灌注6 h<再灌注12 h,再灌注12 h达峰值,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24 h时NF-κB p65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再灌注6 h和12 h(P<0.05)。模型组NF-κB DNA结合活性除再灌注3 h外,其余3个时间点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模型组再灌注3 h时,NF-κB DNA结合活性明显弱于组内其余3个时间点(P<0.05),这3个时间点均为高活性状态,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NS治疗组NF-κB p65蛋白含量及NF-κB DNA结合活性的变化趋势与模型组相似。其中,再灌注6 h和12 h时,FNS治疗组NF-κB p65蛋白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相应时间点(P<0.05);再灌注6,12和24 h时,FNS治疗组NF-κB DNA结合活性也明显低于模型组相应时间点(P<0.05)。结论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组织中NF-κB活化明显,活性增强;FNS可下调NF-κB活化程度,抑制NF-κB DNA结合活性,这可能是FNS具有“抗炎”作用的重要机理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660 / 66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小脑电刺激对大鼠脑缺血早期神经元线粒体的影响 [J].
王健 ;
董为伟 ;
何为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5, (01) :12-16
[2]   电刺激小脑顶核脑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 [J].
万东 ;
罗勇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3, (03) :37-41
[3]   预刺激小脑顶核对脑出血缺血半暗带HSP70表达的影响 [J].
曾锦旗 ;
余刚 ;
董为伟 .
重庆医学, 2002, (05) :394-396
[4]   Wistar大鼠插线法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实验研究 [J].
罗勇 ;
董为伟 .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2, (01) :1-4
[5]   电刺激小脑顶核与中枢神经源性神经保护 [J].
董为伟 .
中国工程科学, 2001, (11) :32-38
[6]   急性脑出血大鼠脑内HSP70与NF-κB的表达 [J].
曾锦旗 ;
彭泽峰 ;
潘雷 .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1, (03) :131-134
[7]  
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M]. 科学出版社 , (美)F.奥斯伯(FrederickM.Ausubel)等著, 1998
[8]  
Neurogenic Neuroprotection[J] . Eugene V. Golanov,Ping Zhou.Cellular and Molecular Neurobiology . 200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