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太平湖旅游地演化过程及机制

被引:26
作者
陆林 [1 ]
天娜 [1 ]
虞虎 [1 ,2 ,3 ]
朱冬芳 [1 ]
汪莹 [1 ]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不详
关键词
湖泊旅游; 旅游地演化; 生命周期; 太平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湖泊旅游逐渐成为我国湖泊资源利用的重要内容。论文探讨了湖泊旅游地发展的特点,分析了太平湖旅游地的演化过程与机制,结果表明湖泊旅游地发展具有易受干扰性、流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基于Butler生命周期理论,太平湖旅游地的演化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探索阶段(1970—1990年),旅游地仅有少量的旅游者和旅游设施,湖泊生态系统处于自然状态;2参与阶段(1991—2005年),地方政府重视旅游发展,发展观光旅游,建设旅游项目,形成了以水产养殖与旅游业相结合的湖泊资源利用模式;3发展阶段(2006年至今),政府和外部资本推动太平湖基础设施和重大旅游项目建设,旅游人数和收入大幅增长,重点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型旅游地转型,形成了旅游与城镇互动的发展格局。太平湖旅游地三个发展阶段体现了由自然发展向追求经济效益发展,再向追求综合效益发展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604 / 61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黄山市自驾车入游流旅行空间行为研究 [J].
卢松 ;
吉慧 ;
蔡云峰 .
地理研究, 2013, 32 (01) :179-190
[2]   桂林-漓江-阳朔旅游地系统空间演化模式及机制研究 [J].
陆林 ;
鲍捷 ;
凌善金 ;
曾琪洁 ;
虞虎 .
地理科学, 2012, 32 (09) :1066-1074
[3]   皖南旅游区公路交通网络结构及其演变 [J].
马艳利 ;
卢松 ;
杨仲元 ;
曹超轶 .
热带地理, 2011, 31 (06) :609-615
[4]   中国湖泊的数量、面积与空间分布 [J].
马荣华 ;
杨桂山 ;
段洪涛 ;
姜加虎 ;
王苏民 ;
冯学智 ;
李爱农 ;
孔繁翔 ;
薛滨 ;
吴敬禄 ;
李世杰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 41 (03) :394-401
[5]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千岛湖旅游地演化过程及机制 [J].
陆林 ;
鲍捷 .
地理学报, 2010, 65 (06) :755-768
[6]   国内外海岛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 [J].
陆林 .
地理科学, 2007, (04) :579-586
[8]   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现状和展望 [J].
邵晓兰 ;
高峻 .
旅游学刊, 2006, (06) :76-82
[9]   东昌湖生态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模糊评价 [J].
刘红 ;
唐永顺 ;
张兴卫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313-316
[10]   山岳型旅游地国内客流时空特性——以黄山、九华山为例 [J].
汪德根 ;
陆林 ;
刘昌雪 ;
章锦河 ;
凌善金 .
山地学报, 2004, (05) :625-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