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朗凹陷芦草沟组页岩油形成机理与富集条件

被引:73
作者
梁世君 [1 ]
黄志龙 [2 ]
柳波 [2 ,3 ]
燕列灿 [1 ]
李华明 [1 ]
马剑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
[2] 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非常规油气; 页岩油; 连续分布; 油气富集条件; 三塘湖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源内页岩油的发现对常规油藏勘探理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大量岩心观察、薄片鉴定的基础上,结合地质条件、分析化验、试油情况,深入研究了本区页岩油形成机制与富集条件。研究结果表明,芦草沟组页岩油主要是烃源岩在低熟—成熟早期演化阶段生成的原地滞留原油,页岩油具有高密度、高黏度的物性特点和低饱芳比、高非沥比的族组成特征。页岩油在源岩中的赋存形式主要有两种,即干酪根表面的吸附态及基质孔隙、纹层与水平层面间、微裂缝中的游离态。页岩油大面积连续分布在源岩层中,没有明显的油水界面,油水分异差,产油水比例取决于烃源岩的演化程度,需人工改造才能获得产能,单井产量小但稳产时间长。页岩油富集的控制因素为:①具有生成、储集大量石油的条件;②较好的保存条件,导致大量排烃的断裂不发育。
引用
收藏
页码:588 / 59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四川盆地南缘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储层矿物成分特征及意义 [J].
陈尚斌 ;
朱炎铭 ;
王红岩 ;
刘洪林 ;
魏伟 ;
方俊华 .
石油学报, 2011, 32 (05) :775-782
[2]   辽河油田东部凹陷页岩气成藏条件及含气性评价 [J].
徐波 ;
李敬含 ;
李晓革 ;
王传峰 ;
刘凯波 ;
徐美香 ;
景佳骏 ;
聂领 .
石油学报, 2011, 32 (03) :450-458
[3]   页岩气测井解释和岩心测试技术——以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发为例 [J].
吴庆红 ;
李晓波 ;
刘洪林 ;
陈霞 .
石油学报, 2011, 32 (03) :484-488
[4]   四川盆地中北部侏罗系大面积非常规石油勘探潜力的再认识 [J].
梁狄刚 ;
冉隆辉 ;
戴弹申 ;
何自新 ;
欧阳健 ;
廖群山 ;
何文渊 .
石油学报, 2011, 32 (01) :8-17
[5]   全球油气勘探领域地质特征、重大发现及非常规石油地质 [J].
邹才能 ;
张光亚 ;
陶士振 ;
胡素云 ;
李小地 ;
李建忠 ;
董大忠 ;
朱如凯 ;
袁选俊 ;
侯连华 ;
瞿辉 ;
赵霞 ;
贾进华 ;
高晓辉 ;
郭秋麟 ;
王岚 ;
李新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 37 (02) :129-145
[6]   全球油气资源形势 [J].
车长波 ;
朱杰 ;
李富兵 ;
周金瑾 .
天然气工业, 2010, 30 (01) :1-4+133
[7]   非常规油气资源发展现状及关键问题 [J].
刘洪林 ;
王红岩 ;
刘人和 ;
赵群 ;
张晓伟 ;
雍洪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9) :113-116+146
[8]   Significance of Shale Gas Development [J].
John Shelton ;
Mike D. Burnaman ;
Nathaniel Harding .
中国石油勘探, 2009, 14 (03) :29-33
[9]   页岩气资源评价方法及其在四川盆地的应用 [J].
董大忠 ;
程克明 ;
王世谦 ;
吕宗刚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5) :33-39+136
[10]   油气初次运移理论新探 [J].
李传亮 ;
张景廉 ;
杜志敏 .
地学前缘, 2007, (04) :13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