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可达性及其与农村聚落空间格局的关系——以荆州市93个小城镇为例

被引:14
作者
宋明洁
王宏志
邵奇慧
罗静
周勇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小城镇; 可达性; 农村聚落;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13.05.003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借鉴潜能模型,综合考虑小城镇到县级经济中心的可达性和到周边农村聚落的可达性,构建小城镇综合可达性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了荆州市93个小城镇的综合可达性指数,在此基础上,对小城镇的综合可达性与农村聚落空间格局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小城镇综合可达性值与邻近分配区内农村聚落总面积、农村聚落平均面积、农村聚落占景观面积比例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邻近分配区内农村聚落数量、农村聚落密度相关性不显著;可达性好的小城镇最容易吸引较大规模的农村聚落在其周边集聚,但小城镇的可达性水平也并不是影响农村聚落分布的唯一因素。可达性等级较差和差的小城镇,因周边耕地和水源条件优越,也吸引了中等规模和中等数量的农村聚落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中国城镇化道路的反思与对策 [J].
周元 ;
孙新章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4) :56-59
[2]   北京周边小城镇形态演变特征与解读 [J].
王勇 ;
谭静 .
城市规划, 2011, 35 (10) :32-37
[3]   小城镇对外交通组织方法初探——以苍南火车站场区为例 [J].
董洁霜 ;
李任涵 ;
陈文明 .
城市规划, 2011, 35(S1) (S1) :108-112
[4]   基于县级城市的城乡一体化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一种政策选择 [J].
殷广卫 ;
薄文广 .
中国软科学, 2011, (08) :111-121
[6]   中国小城镇合理规模探讨——以湖北省武汉市柏泉镇为例 [J].
郭汝 ;
邢燕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1) :38-42
[7]   农村集市发展与小城镇空间布局策略探讨 [J].
厉华笑 ;
周彧 ;
郭波 .
城市规划, 2010, 34(S1) (S1) :48-53
[8]   中国县域可达性区域划分及其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J].
王振波 ;
徐建刚 ;
朱传耿 ;
祁毅 ;
徐璐 .
地理学报, 2010, 65 (04) :416-426
[9]   乡村地区公路网通达性水平研究——以广东省连州市12乡镇为例 [J].
潘裕娟 ;
曹小曙 .
人文地理, 2010, 25 (01) :94-99
[10]   基于GIS的县级尺度交通可达性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J].
张志学 ;
李同升 .
人文地理, 2010, 25 (01) :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