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鲁山地区太华杂岩LA-(MC)-ICPMS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组成

被引:63
作者
第五春荣
孙勇
林慈銮
王洪亮
机构
[1] 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关键词
华北克拉通; 太华杂岩; 锆石; Hf同位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太华杂岩广泛分布在华北克拉通南缘,总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在河南省鲁山地区,大致以荡泽河为界,可将鲁山地区的太华杂岩分为北部以TTG质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为主的片麻岩系以及南部的表壳岩系.前人以及此次定年结果表明,鲁山地区太华杂岩的形成时间跨度较大,是由新太古代早期和古元古代早期两个不同阶段形成的地质体组成的.其中,TTG质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形成于新太古代早期(2794~2752Ma),且在斜长角闪岩中存在2.9Ga乃至3.1Ga的残留锆石.目前所知,2.8~2.7Ga的岩石仅在河南鲁山、山东西部和胶东地区广泛出露.此外,在怀安、阜平、五台等地区以及山东蒙阴和辽宁复县早古生代金伯利岩中也发现2.8~2.7Ga的碎屑锆石或继承锆石,暗示华北克拉通2.8~2.7Ga的构造岩浆事件分布可能比现存范围更为广泛.锆石Hf同位素及全岩Nd同位素显示,2.8~2.7Ga的地质事件是以新太古代地壳形成为主,伴有少量古老地壳物质的再循环,是华北克拉通一期重要的构造-热事件.鲁山地区太华杂岩中的表壳岩系的形成年龄可进一步限定为2.2~2.0Ga,其形成时代应为古元古代,而不是之前所认为的新太古代.结合华北克拉通北部以及中部富铝沉积变质岩的年代学资料,可以推测,新太古代华北克拉通形成之后,在华北克拉通南缘以及相邻地区曾经广泛发育古元古代被动大陆边缘相沉积.
引用
收藏
页码:2112 / 2128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鲁西新泰孟家屯2.7Ga变质沉积岩与黑云斜长片麻岩锆石Hf同位素特征 [J].
杜利林 ;
杨崇辉 ;
庄育勋 ;
韦汝征 ;
万渝生 ;
任留东 ;
侯可军 .
地质学报, 2010, 84 (07) :991-1001
[2]   华北克拉通2.5Ga地壳生长事件的Nd-Hf同位素证据:以怀安片麻岩地体为例 [J].
刘富 ;
郭敬辉 ;
路孝平 ;
第五春荣 .
科学通报, 2009, (17) :2517-2526
[3]   华北克拉通两类早前寒武纪麻粒岩(HT-HP和HT-UHT)及其相关问题 [J].
翟明国 .
岩石学报, 2009, 25 (08) :1753-1771
[4]   华北克拉通基底主要构造单元变质作用演化及其若干问题讨论 [J].
赵国春 .
岩石学报, 2009, 25 (08) :1772-1792
[5]   河南登封地区嵩山石英岩碎屑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J].
第五春荣 ;
孙勇 ;
袁洪林 ;
王洪亮 ;
钟兴平 ;
柳小明 .
科学通报 , 2008, (16) :1923-1934
[6]   大别山超高压榴辉岩和花岗片麻岩中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 [J].
郑永飞 ;
陈仁旭 ;
张少兵 ;
唐俊 ;
赵子福 ;
吴元保 .
岩石学报, 2007, (02) :317-330
[7]   Lu-Hf同位素体系及其岩石学应用 [J].
吴福元 ;
李献华 ;
郑永飞 ;
高山 .
岩石学报, 2007, (02) :185-220
[8]   陇山杂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何艳红 ;
孙勇 ;
陈亮 ;
李海平 ;
袁洪林 ;
柳小明 .
岩石学报, 2005, (01) :127-136
[9]   锆石成因矿物学研究及其对U-Pb年龄解释的制约 [J].
吴元保 ;
郑永飞 .
科学通报, 2004, (16) :1589-1604
[10]   华北陆块前寒武纪两次重大地质事件的特征和性质 [J].
彭澎 ;
翟明国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6) :818-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