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可信性变动、通胀预期形成方式和菲利普斯曲线的稳定性——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被引:5
作者
张勇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政策可信性; 通胀预期形成方式; 菲利普斯曲线;
D O I
10.14116/j.nkes.2008.01.011
中图分类号
F822.5 [通货膨胀];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文章考察当中国人民银行调整政策操作实现价格稳定目标时,我国公众对政策可信性的变动及其对通胀预期形成方式和菲利普斯曲线稳定性的影响。我们首先在理性预期假定下设定引入政策可信性变量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然后,以1994年前后的价格冲击下人民银行将适应性政策转变为非适应性政策这一事件为背景,通过对"产出-物价"曲线的判断,SVAR模型中通胀冲击下通胀和产出缺口的响应函数以及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递归回归检验,得出我国公众对政策的可信性增加,进而导致其通胀预期形成方式中的前向参照政策信息的成分增加,菲利普斯曲线发生改变。这就意味着,如果人民银行试图维持通胀预期形成方式和菲利普斯曲线的稳定,就应该保证政策可信性具有稳定性,而且,从长期实现价格稳定目标的角度来看,人民银行还应不断提高这一政策可信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3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货币政策有效性与货币政策透明制度的兴起 [J].
徐亚平 .
经济研究, 2006, (08) :24-34
[2]   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 [J].
郭庆旺 ;
贾俊雪 .
经济研究, 2004, (05) :31-39
[3]   泰勒规则在中国的协整检验 [J].
陆军 ;
钟丹 .
经济研究, 2003, (08) :76-85+93
[4]   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变动趋势估计 [J].
沈利生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1999, (12) :3-6
[5]   预期、博弈与货币政策 [J].
薛万祥 .
经济研究, 1995, (12) :64-70
[6]   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的AD—AS模拟分析 [J].
陈学彬 .
经济研究, 1995, (05) :59-69
[7]  
货币理论与政策[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卡尔·E.沃什(CarlE.Walsh)著, 2004
[8]  
宏观经济学[M].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司春林, 2002
[9]  
中国的货币、银行和金融市场[M].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易纲, 1996
[10]   Is inflation sticky? [J].
Roberts, JM .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97, 39 (02) :173-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