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峡拱坝复杂地基处理效果和反馈分析

被引:15
作者
白俊光 [1 ]
林鹏 [2 ]
李蒲健 [3 ]
周维垣 [2 ]
机构
[1] 天津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
[2] 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
[3] 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李家峡拱坝; 复杂地基; 基础处理; 反馈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642.4 [拱坝];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李家峡大坝复杂地基的处理措施涉及到坝肩沿断层的深部混凝土网格置换、地基内高压固结灌浆、大吨位深孔预应力锚索加固、两岸坝肩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等。结合现场10 a的监测数据反馈分析,针对加固措施采用基于Drucker-Prager(D-P)准则非线性本构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开展有限元反馈计算,然后评价了李家峡拱坝复杂地基的处理效果。反分析计算和原型观测资料的结果显示:(1)大坝河床建基面经加固处理后,安全度有明显提高,大坝的荷载主要转移到两岸,两岸整体承受荷载和点安全度较对称。(2)上游坝踵拉裂安全度:K1=2.0P0(P0为正常工况下水压);K2=3.5P0;大坝开始丧失正常工作荷载:K3=(5~7)P0。(3)左岸"金三角"在正常荷载下,无论是现场监测数据还是反演计算都表明大坝基本是稳定的。(4)李家峡大坝的基础处理经过10 a的运行,证明其基础处理是有效的,且基础安全稳定,可以满足大坝正常水位的运行。
引用
收藏
页码:902 / 91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复杂地基上高拱坝开裂与稳定研究 [J].
王仁坤 ;
林鹏 ;
周维垣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10) :1951-1958
[2]   李家峡拱坝变形原型观测资料分析及安全监控模型研究 [J].
李火坤 ;
练继建 ;
朱济祥 ;
刘建 .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2006, (03) :289-294
[3]   岩体变形加固理论及非平衡态弹塑性力学 [J].
杨强 ;
薛利军 ;
王仁坤 ;
赵文光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20) :106-114
[4]   裂隙岩体局部化破坏多重势面分叉模型及其应用 [J].
刘元高 ;
周维垣 ;
赵吉东 ;
杨若琼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3, (03) :358-363
[5]   李家峡水电站优化设计概述 [J].
蒋志全 ;
白俊光 ;
陈永福 .
西北水力发电, 2002, (03) :4-7+12
[6]   李家峡拱坝河床坝基高压灌浆设计与实施 [J].
蒋锁红 ;
白俊光 ;
梁万林 ;
蒋志全 .
西北水电, 1999, (04) :24-27+42
[7]   李家峡水电站大坝基础处理设计 [J].
白俊光 .
水力发电, 1997, (06) :31-32+64-65
[8]  
岩石力学数值计算方法.[M].周维垣;杨强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9]  
岩土塑性力学原理.[M].郑颖人等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