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种间杂交稻颖花受精率与温度的相关性及模型分析

被引:19
作者
吕川根
邹江石
胡凝
姚克敏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气象学院,南京气象学院南京,南京,南京,南京
关键词
亚种间杂交稻; 受精; 温度; 模型;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5.0090
中图分类号
S511.2 [按米的粘性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了籼粳杂种、中间型杂种、籼稻和粳稻4种类型水稻15个品种2年分期播种的观测结果,结合对应的逐日气象资料,探讨了温湿度等气象因子对亚种间杂交稻受精率的影响规律,证实了亚种间杂交稻的受精率及其稳定性一般低于籼稻和粳稻.在温度、湿度、日照的11项气象因子中,探明温度是影响受精率的主要气象因子,且以盛花前后5~7d的日均温影响最大.建立了4种水稻受精率-温度拟合模型,计算出亚种间杂交稻的受精最适温度和安全温度分别为28.2~29.3和23.4~24.3℃,比籼稻和粳稻的平均值分别高2.2和1.5℃.用旬平均气温24~25℃作为亚种间杂交稻的安全齐穗期温度指标分析表明,亚种间杂交稻的安全齐穗期在华南双季稻区为9月下旬~10月上旬,长江中下游稻区提前至9月上旬,江淮一季稻区则在8月下旬~9月上旬.
引用
收藏
页码:1026 / 10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两系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适宜种植条件的分析 [J].
吕川根 ;
邹江石 .
杂交水稻, 2004, (02) :48-52
[2]   两系法杂交稻两优培九结实率稳定性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J].
吕川根 ;
宗寿余 ;
赵凌 ;
王才林 ;
孙永华 ;
邹江石 .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04) :50-53
[3]   温度对亚种间杂种花粉育性的影响 [J].
杨杰 ;
万建民 ;
翟虎渠 ;
王才林 ;
仲维功 ;
邹江石 .
中国水稻科学, 2003, (02) :52-55
[4]   水稻籼粳成分判定及亚杂组合结实率稳定性与亲本亲缘关系 [J].
陈立云 ;
熊炜 ;
阳菊华 ;
肖应辉 ;
刘国华 ;
唐文邦 ;
孙传清 ;
陈亮 ;
朱作峰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89-92
[5]   盛花期高温对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结实率的影响研究 [J].
隗溟 ;
王光明 ;
陈国惠 ;
朱自均 ;
杨朝进 .
杂交水稻, 2002, (01) :53-55
[6]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籽粒灌浆动态研究 [J].
薛艳凤 ;
陆江锋 ;
吕川根 ;
金军 ;
邹江石 ;
朱庆森 .
江苏农业研究, 2001, (02) :13-19
[7]   两系法亚种间杂交稻两优培九结实率与源、库的关系 [J].
吕川根 ;
宗寿余 ;
赵凌 ;
王才林 ;
邹江石 .
江苏农业学报, 2000, (04) :193-196
[8]   阴雨对早稻开花及受精结实的影响 [J].
张玉烛,张桂和,朱国奇,邓启云,詹庆才 .
中国水稻科学, 1995, (03) :173-178
[9]   阴雨害对江苏水稻生产的影响及其防御对策 [J].
李林 ;
张更生 .
江苏农业科学, 1991, (05) :17-20
[10]   亚种间杂交稻F1代结实率的气候生态条件研究初报 [J].
解平强 ;
龙国炳 ;
李卓吾 ;
徐秋生 .
湖南农业科学, 1989, (03)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