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1927-1937年的地价变动与土地买卖─—30年代土地问题研究之一
被引:15
作者
:
刘克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
刘克祥
机构
: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北京
[2]
不详
来源
:
中国经济史研究
|
2000年
/ 01期
关键词
:
在业恐慌;
农产品价格;
土地收益;
土地价格;
土地买卖;
虚假过剩;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F321 [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全面考察和论述了1927-1937年的地价变动和土地买卖。1927年蒋介石国民党上台后,大大强化了对农民的政治统治和赋税搜刮,使农民经济状况明显恶化,因世界经济危机和洋米倾销于1931年爆发的全国性农业恐慌,更直接导致国内农产品“过剩”,价格惨跌,农民经营亏折,土地收益陡降。土地价格也随即由原来的长期上涨转为大幅下跌,土地买卖淡静,耕地由严重短缺变为“过剩”,甚至无人问津。近代中国本是一个耕地和农产品都严重供应不足的落后农业大国,耕地和农产品的虚假过剩与价格惨跌,从根本上说是农民购买力极端低下和贫困化的产物,而这又为地主富户的高利贷盘剥和贱价兼并土地创造良机,从而使农民的贫困化进一步加剧。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6+54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兰溪农村调查. 冯紫岗编. . 1935
[2]
四川省田赋附加税及农民其他负担之真相. 朱. 东方杂志 . 1934
[3]
山西农业经济及其崩溃过程. 毕任庸. 中国农村 . 1935
[4]
破产中的汉中的贫农. 陈翰笙. 东方杂志 . 1933
[5]
中国经济志. . 1935
[6]
福建省农林处统计室编. 福建省各县区农业概况 . 1942
[7]
河北唐县的农村经济概况. 刘菊泉. 益世报 . 1937
←
1
→
共 7 条
[1]
兰溪农村调查. 冯紫岗编. . 1935
[2]
四川省田赋附加税及农民其他负担之真相. 朱. 东方杂志 . 1934
[3]
山西农业经济及其崩溃过程. 毕任庸. 中国农村 . 1935
[4]
破产中的汉中的贫农. 陈翰笙. 东方杂志 . 1933
[5]
中国经济志. . 1935
[6]
福建省农林处统计室编. 福建省各县区农业概况 . 1942
[7]
河北唐县的农村经济概况. 刘菊泉. 益世报 . 193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