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中心静脉导管在极低体重儿运用的临床对照观察

被引:32
作者
罗先琼
王晓东
黄水清
罗爱明
机构
[1]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科
[2]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新生科 广州
[3] 广州
关键词
周围中心静脉导管; 极低出生体重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22.6 [早产儿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2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插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在极低体重儿 (VLBW )运用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经皮插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 40例极低体重儿 ,并与同期运用外周静脉穿刺术 (PIV)治疗的 3 7例极低体重儿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PICC组与PIV组比较 :穿刺次数、住院时间减少 ,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静脉运用时间、血培养阳性率及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入院 3 0d两组体重比较 ,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两组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血脂异常及高血糖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而低血糖的发生率具有显著性差异 ;PICC组 40例拔管的原因 ,其中不再需要 2 1例、感染 5例、机械并发症 6例、死亡 4例及其它 4例。结论 PICC可以方便的提供极低体重儿静脉营养 ,顺利过渡到胃肠道喂养 ;PICC减少了极低体重儿静脉穿刺的次数 ,从而减少人为的过度刺激 ,降低氧和能量的消耗 ;PICC可以使极低体重儿体重增长迅速 ,减少住院时间 ,而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46 / 14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30例极低体重儿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临床分析 [J].
黄水清 ;
周晓光 ;
吴婕翎 ;
王小琴 .
临床儿科杂志, 2002, (01) :45-46+52
[2]  
中华新生儿学[M]. 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冯泽康 主编, 1998
[3]   PERCUTANEOUS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USE IN THE VERY-LOW-BIRTH-WEIGHT NEONATE [J].
CAIRNS, PA ;
WILSON, DC ;
MCCLURE, BG ;
HALLIDAY, HL ;
MCREID, M .
EUROPEAN JOURNAL OF PEDIATRICS, 1995, 154 (02) :145-147
[4]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wo different percutaneous venous catheters in newborn infants[J] . C. Rudin,P. W. Nars.European Journal of Pediatrics . 199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