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有多远?——感知距离对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36
作者
曹晶晶 [1 ,2 ]
章锦河 [1 ]
周珺 [1 ]
熊杰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国土资源与旅游系
[2] 伊犁师范学院生物与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感知距离; 多维度感知距离; 距离的“吸引力”; 距离范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F713.55 [商业心理学、市场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040203 ;
摘要
文章回顾了感知距离与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行为的相关研究,通过多维度感知距离的辨析,进一步明晰了感知距离的定义与内涵;总结了感知距离在行为研究中作为解释变量或被解释变量的不同的研究视角及在各自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比分析了感知距离的科学测量方法及其适用性;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还发现其存在理论研究体系不够完善,作用于行为的机制探索不够全面,动态的、细分情境因素的探索不够深入,对于不可视空间、大尺度空间范围的测量技术还相对缺乏,实践成果较少等方面的不足。针对以上不足,提出了完善研究的基本思路,包括进一步明确所研究的行为、提炼行为特征、确定研究尺度、阐明作用机制、提升与开发测量技术、积累丰富实践成果等。基于这一完善思路,提出了进一步探析感知距离作用于旅游者目的地选择规律的研究方向,包括:综合考虑"时空压缩"带来的现实条件变化;从旅游行为特征出发,验证感知距离可能对旅游者行为的"吸引力",从而进一步完善感知距离作用于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作用机制的探讨;细分尺度与情境,引入"距离范围"的概念,探索距离范围的界定标准,从而把握不同距离范围旅游者差异化的行为特征;最后,不断优化测量技术,进一步改善数据质量,从实践层面不断丰富案例地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53 条
[1]   城际轨道建设对珠三角地区旅游空间格局的影响 [J].
李涛 ;
温小斌 ;
刘永伟 ;
高兴川 .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7, 40 (02) :15-19
[2]   文化距离对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以日本和中国大陆出境游为例 [J].
杨旸 ;
刘宏博 ;
李想 .
旅游学刊, 2016, 31 (10) :45-55
[3]   高速铁路对区域内部旅游可达性影响——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为例 [J].
李保超 ;
王朝辉 ;
李龙 ;
刘琪 ;
王美 .
经济地理, 2016, 36 (09) :182-191
[4]   旅游者感知距离的影响因素分析 [J].
周芳如 ;
吴晋峰 ;
吴潘 ;
李佳丽 ;
杨春华 ;
吴宝清 .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6, 43 (05) :616-624
[5]   中国人距离远近的感知标准及群体差异 [J].
刘佳 ;
吴晋峰 ;
吴宝清 ;
吴玉娟 .
人文地理, 2015, 30 (06) :34-39
[6]   基于空间意象的旅游者空间决策过程研究 [J].
魏鹏 ;
石培基 ;
杜婷 .
旅游学刊, 2015, 30 (09) :43-51
[7]   时空压缩与致敬传统:后现代旅游消费行为特征 [J].
林德荣 ;
郭晓琳 .
旅游学刊, 2014, 29 (07) :12-14
[8]   高速铁路影响下的全国旅游景点可达性研究 [J].
蒋海兵 ;
刘建国 ;
蒋金亮 .
旅游学刊, 2014, 29 (07) :58-67
[9]   文化、地理与制度三重距离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来自32个国家和地区进出口贸易的经验数据 [J].
万伦来 ;
高翔 .
国际经贸探索, 2014, 30 (05) :39-48
[10]   多维距离下中国省际贸易空间面板互动模型分析 [J].
王庆喜 ;
徐维祥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3) :3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