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抗生素产生菌菌种选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10
作者
唐伟
孙军德
张翠霞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
[2] 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 辽宁沈阳
[3] 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
[4] 辽宁朝阳
[5] 辽宁沈阳
关键词
农用抗生素; 菌种选育; 基因重组; 基因工程育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45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090403 ;
摘要
农用抗生素产生菌的原始菌株 ,往往产量很低或质量较差 ,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必须对它的某些性状进行改良。改良菌种的主要手段是通过育种 ,筛选出高产菌株。传统的诱变育种是最广泛的选育方法 ,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现代生物技术也应用于农用抗生素产生菌的菌种选育中 ,并逐渐成为农用抗生素菌种选育的主导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工业菌种改良述评 [J].
雷肇祖 ;
钱志良 ;
章健 .
工业微生物, 2004, (01) :39-51
[2]   微波诱变育种研究及应用进展 [J].
贾红华 ;
周华 ;
韦萍 .
工业微生物, 2003, (02) :46-50
[3]   离子注入微生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J].
宫春波 ;
刘鹭 ;
谢丽源 ;
贺稚非 .
生物技术, 2003, (02) :47-49
[4]   利福霉素产生菌诱变育种研究 [J].
王付转 ;
梁秋霞 ;
李宗伟 ;
王雁萍 ;
吴健 .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3, (01) :43-45
[5]   南昌霉素高产菌株的链霉素抗性基因突变诱变筛选研究 [J].
涂国全 ;
魏赛金 ;
刘姝 ;
黎循航 .
微生物学通报, 2002, (05) :10-13
[6]   康乐霉素C产生菌的微波诱变 [J].
周建琴 ;
高荣梅 .
生物学杂志, 2002, (04) :12-13
[7]   劳伦链霉菌的诱变育种和发酵研究 [J].
李朝选 ;
周佩 .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2, (02) :104-107
[8]   原生质体紫外诱变技术筛选红霉素高产菌株的研究 [J].
王筱虹 ;
倪文琴 ;
刘寒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0, (04) :63-65
[9]   现代工业微生物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J].
戴四发 ;
黎观红 ;
吴石金 .
微生物学杂志, 2000, (02) :48-50+53
[10]   原生质体融合提高农抗武夷菌素的效价 [J].
曾洪梅 ;
张震霖 ;
石义萍 ;
林德炘 .
微生物学报, 1995, (05) :375-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