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精神的沉沦——中国当代文化批评病因之我见

被引:16
作者
赵勇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文化批评; 文化研究; 批判理论; 立法者; 阐释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206.09 [文学批评史];
学科分类号
0501 ;
摘要
中国当代文化批评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它丢失了文学性,而在于其批判精神的不断流失。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二:越来越多地借用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色彩的理论资源使得文化批评更注重追求一种即时反应的快感,文化批评变成了好看、好玩却不解决实际问题甚至有可能遮蔽实际问题的智力游戏,这是其外部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分子的角色发生了从“立法者”到“阐释者”的转型,“阐释者”一方面无力承担批判的重任,一方面又把相关的一套观念和理念带入文化批评中而使其改变了颜色,这是其内部原因。如何把当下的文化批评从批判的昏睡中唤醒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2+166 +166
页数: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