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湄潭茶区茶叶机械采摘的技术应用

被引:18
作者
张兰兰 [1 ]
王家伦 [2 ]
胡华健 [2 ]
陈娟 [2 ]
骆耀平 [1 ]
机构
[1] 浙江大学
[2]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关键词
茶叶; 机械采摘; 营养; 采摘适期; 采摘间隔期;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11.05.053
中图分类号
S571.1 [茶];
学科分类号
0902 ; 090203 ;
摘要
为进一步推广茶叶机械化采摘,提高茶叶采摘质量,对贵州湄潭永兴茶场和东南茶场进行机械采摘技术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大宗茶生产过程中,不同采摘方式以双人采茶机采摘效果最佳,手采质量最差;永兴茶区大宗茶采摘时期掌握偏迟,采下原料较大,难以生产出品质较高的产品;东南茶场夏秋茶生产的采摘间隔期为15~18 d,不同时间气候条件差异大,尤其是日照时数、湿度、降雨量、蒸发量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使相同间隔期内采下的芽叶质量相差甚大,确定采摘适期应考虑这几个气象要素的变化;茶园营养水平对原料质量影响大,适当提高目前湄潭茶区施肥量,改进施肥方法,对获优质机采原料有好的保证。
引用
收藏
页码:1948 / 195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贵州湄潭永兴茶场现行茶叶采摘行为的研究 [J].
边金霖 ;
王加伦 ;
胡华健 ;
卢天贵 ;
刘晓霞 ;
何莲 ;
陈娟 ;
段学艺 ;
金大红 ;
张兰兰 ;
骆耀平 .
茶叶, 2010, (04) :213-215
[2]   贵州茶叶生产规模发展中的剪采矛盾 [J].
骆耀平 ;
张兰兰 ;
边金霖 ;
王加伦 ;
胡华健 ;
卢天贵 ;
刘晓霞 ;
何莲 ;
陈娟 ;
段学艺 .
茶叶, 2010, (03) :140-143
[3]   贵州茶叶机采技术应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J].
胡华健 .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37 (07) :191-193
[4]   贵州茶叶产业机械化发的展现状与对策 [J].
张佩 ;
刘静 ;
徐良 ;
曾山 .
贵州农业科学, 2009, 37 (07) :201-203
[5]   茶树新梢节间与展叶角度生长变化及对名优茶机采的影响 [J].
骆耀平 ;
宋婷婷 ;
文东华 ;
唐萌 ;
蔡维秩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9, 35 (04) :420-424
[6]   名优茶机采适期的研究 [J].
骆耀平 ;
唐萌 ;
蔡维秩 ;
文冬华 ;
温正军 .
茶叶科学, 2008, (01) :9-13
[7]   大面积茶园的机采 [J].
李金木 ;
毛海斌 .
茶叶, 1991, (01) :33-36
[8]   机采茶树采摘适期的研究 [J].
王秀铿 ;
黄仲先 ;
朱树林 .
茶叶通讯, 1986, (04) :14-18
[9]   机采茶园的效益与栽培技术 [J].
王秀铿 ;
黄仲先 ;
朱树林 .
茶叶通讯, 1985, (04) :1-5
[10]  
机械化采茶技术[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农业部农业司,全国机械化采茶协作组编著,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