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林火的三重属性

被引:5
作者
张思玉
机构
[1] 南京森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
林火; 自然属性; 灾害属性; 工具属性; 林火管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62 [林火];
学科分类号
0838 ;
摘要
尽管火的利用是人类文明的第一座里程碑,但是时至今日,人们对林火的认识是模糊的。人们只注意到了林火的灾害属性,却忽视了林火另外两个非常重要的属性,即林火的自然属性和工具属性。本文通过对林火三属性的论述,旨在帮助人们转变观念,正确认识林火,树立“预防重于扑救”的科学防火观。同时指出,“森林防火”和“森林消防”都不能客观地反映林火的三重属性,建议使用“林火管理”代替“森林防火”和“森林消防”。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杉木幼林地表可燃物含水率对主要火环境因子的响应模型 [J].
张思玉 ;
蔡金榜 ;
陈细目 .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6, (04) :439-444
[2]   芒萁马尾松林下可燃物分布及其燃烧性 [J].
张思玉 ;
张运生 ;
黎义明 .
森林防火, 2005, (04) :17-18
[3]   大兴安岭北坡落叶松林火后植被演替过程研究 [J].
王绪高 ;
李秀珍 ;
贺红士 ;
冷文芳 ;
问青春 .
生态学杂志, 2004, (05) :35-41
[4]   大兴安岭森林火灾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J].
罗菊春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2, (Z1) :105-111
[5]   夏季森林火灾的严重性及控制对策 [J].
姚庆学 ;
焦学军 .
森林防火, 2002, (03) :22-23
[6]   火生态与新疆山地森林和草原的可持续经营 [J].
张思玉 .
干旱区研究 , 2001, (01) :76-79
[7]   刀耕火种与生态保护(连载) [J].
廖国强 .
云南消防, 2000, (05) :46-47
[8]   论野火的三属性 [J].
周道玮 ;
岳秀泉 .
草业科学, 1998, (06)
[9]   计划烧除的应用与研究 [J].
舒立福 ;
田晓瑞 ;
寇晓军 .
火灾科学, 1998, (03) :62-68
[10]   云南松计划烧除林地危险可燃物累积量动态及计划烧除周期探讨 [J].
马志贵 ;
鄢武先 ;
杨道贵 .
四川林业科技, 1998, (01) :2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