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2009年流感监测分析

被引:7
作者
刘艳璋
钟新光
张巧利
张萌
黄振宇
机构
[1] 广东省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流感; 监测; 流感病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1.7 [流行性感冒];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了解东莞市流感流行动态,探索流行规律,为该市流感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周统计监测点流感样病例数据,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并进行季节性流感病毒分离。[结果]东莞市监测门诊全年共监测门诊病例2688759人次,累计报告流感样病例61982例,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病例总数构成比为2.3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769例,结果阳性377例,核酸检测阳性率为49.02%,其中新型甲型H1N1流感197例,季节性H3N2型91例,季节性H1N1型40例,乙型29例,其他型别20例;共分离出季节性流感病毒83株,分离阳性率为6.72%,其中季节性H3N2流感病毒31例,乙型流感病毒30例,季节性H1N1流感病例20例,季节性H1N1及乙型流感病毒混合感染2例;共报告流感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64起,其中甲型H1N1流感聚集性疫情50起、季节性流感及流感样病例聚集性疫情各7起,学校疫情占93.75%。东莞市2009年流感发病高峰为6~7月及9~12月,1~5月以乙型流感为主,6~8月以季节性甲型流感为主,9~12月以甲型H1N1流感为主导。[结论]2009年该市出现了两个流感活动高峰,6月份以来该市流感的优势毒株逐渐由季节性流感向甲型H1N1流感转变,预计在2010年上半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传播将依然活跃,出现暴发疫情的风险仍然存在,仍会有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出现。
引用
收藏
页码:1316 / 131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广东省东莞市某小学甲型H1N1流感暴发调查 [J].
张巧利 ;
钟新光 ;
刘志权 ;
刘艳璋 ;
袁达康 ;
张泽武 ;
曾耀明 ;
张萌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9, (11)
[2]   2009年新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来源和去向分析 [J].
陈继明 ;
孙映雪 ;
刘朔 ;
蒋文明 ;
陈杰 ;
侯广宇 ;
李金平 .
科学通报, 2009, (12) :1657-1660
[3]   2005—2006年广东省流感监测结果分析 [J].
倪汉忠 ;
张欣 ;
邓爱萍 ;
柯昌文 ;
郑焕英 .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9, 15 (01) :14-16
[4]   广东地区流感流行、爆发和分子变异研究 [J].
黄平 .
疾病控制杂志, 2004, (02) :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