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杂交粳稻品质育种的实践

被引:4
作者
全立勇
施标
高卫兵
袁勤
机构
[1]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上海
[2] 上海市崇明县种子公司!上海
关键词
杂交粳稻; 不育系; 恢复系; 稻米品质; 杂种优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 [按米的粘性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杂交、回交和复交并结合低世代品质鉴定的育种方法 ,育成了配合力强、F1籽粒充实度好的BT型粳稻不育系“秀水 0 4A”和米质特优、恢复力达 94.42 %的粳型强恢复系“R16 1”。以此亲本配组的杂交粳稻组合“8优 16 1”不仅产量杂种优势明显 ,而且米质优良 ,经农业部中国稻米及制品质量监测中心测定 ,稻米多数指标达到 2 0 0 0年国家新颁布的优质稻谷标准。研究还表明 ,在杂交粳稻亲本选育时 ,不育系应以矮秆、株型优良为重点 ,恢复系应以优良的穗部性状为主 ,而F1杂种优势不仅要穗数适中、穗大粒多 ,同时要具有一定的营养体优势作为高产的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稻谷》、《优质稻谷》新国家标准介绍 [J].
林海 .
中国稻米, 2000, (02) :14-14
[2]   从寒丰A、秀水-04A与R378等组合看杂交粳稻库源特征及对籽粒充实度的影响附视频 [J].
全立勇 ;
袁勤 ;
吴惠民 ;
周爱华 .
上海农业学报, 1999, (02) :56-60
[3]   论杂交稻育种的配合力选择 [J].
陆作楣 .
中国水稻科学, 1999, (01) :1-5
[4]   优质高产杂交晚粳组合“8优161”及其三系选育 [J].
袁勤 ;
全立勇 ;
吴惠民 ;
倪林娟 ;
吴月兰 .
上海农业学报, 1997, (03) :1-5
[5]   籼型杂交稻稻米外观品质的种子和母体遗传效应分析 [J].
石春海 ;
朱军 .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3, (S3) :69-74
[6]   杂交水稻新三系的配合力研究与组合筛选 [J].
陆作楣 ;
陶瑾 ;
马崇云 ;
马开桂 .
种子, 1986, (04) :24-28
[7]   杂交水稻主要性状配合力、遗传力的初步研究 [J].
周开达 ;
黎汉云 ;
李仁端 ;
罗光鉴 .
作物学报, 1982, (03) :145-152
[8]  
优质稻米的研究与利用[M]. -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黄发松,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