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活动构造控制及火山灾害

被引:14
作者
刘祥
机构
[1] 长春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新生代,火山,构造控制,火山灾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7.9,P317.9 [];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东北地区的新生代火山、火山岩主要沿北东向、北北东向断裂带,其次沿北西向断裂等分布,这是由东北地区所处的区域大地构造环境所决定的。42.4Ma以后,太平洋板块运动方向由NNW转为NWW,这与我们研究的断裂带内,由断裂、节理求得的主压应力方位转化是吻合的。在伊通—依兰断裂带内,前第三纪主压应力σ1平均方位SE122°,第三纪以后,主压应力σ1方位转为98°。因此,新生代特别是渐新世以后,在近东西向最大水平挤压应力作用下,使得东北地区已存在的北东向、北北东向断裂发生右旋扭动,在右旋扭动过程中将这些断裂拉开,逐渐演化为走滑拉伸裂陷盆地或裂谷盆地,同时为岩浆上升提供了通道。由于太平洋板块对欧亚大陆俯冲,东北地区4个活火山群(即长白山火山群、五大连池火山群、龙岗火山群和镜泊湖火山群)中的活火山都有再次爆发、造成灾害的危险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龙岗火山群四海火山渣层—来自金龙顶子火山亚普林尼式火山爆发 [J].
刘祥 ;
张成梁 .
吉林地质, 1997, (03) :2-9+27
[2]   老黑山火山碎屑降落堆积物研究 [J].
刘祥 .
沉积学报, 1997, (01) :72-77
[3]   吉林舒兰断裂带的基本特征 [J].
刘祥 .
地震地质, 1988, (03) :28-32
[4]   中国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幕 [J].
刘嘉麒 .
岩石学报, 1988, (01) :1-10
[5]   龙岗火山群的形成与构造的关系 [J].
欧祥喜 ;
傅靖戈 .
吉林地质, 1984, (01) :76-81
[6]  
中国东北地区新生代火山和火山碎屑堆积物资源与灾害[M].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刘祥,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