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长江中游洪水系统反演及高洪水位形成原因探讨

被引:9
作者
胡四一
施勇
戚晨
王银堂
吴永祥
机构
[1] 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江苏南京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防洪; 长江中游; 高洪水位; 成因; 洪水反演;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1999.03.005
中图分类号
TV122.1 []; TV122.5r# [];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采用描述江湖洪水运动的数学模型, 对长江中游1998 年洪水进行实况复演和还原计算, 定量分析三口分流变化、洞庭湖湖容扩大、分蓄洪运用对荆江河段、洞庭湖区以及城陵矶至汉口河段水情的相对影响, 结合定性的物理解释, 深入探讨了1998 洪水高洪水位的形成原因及其与江湖水情的相互作用规律, 并对退田还湖和三峡水库的防洪作用进行了论证。
引用
收藏
页码:242 / 25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长江中游洞庭湖防洪系统水流模拟——Ⅱ.模型实现和率定检验[J]. 胡四一,王银堂,谭维炎,仲志余,徐承隆,胡维忠.水科学进展. 1996(04)
[2]   长江中游洞庭湖防洪系统水流模拟——Ⅰ.建模思路和基本算法 [J].
谭维炎 ;
胡四一 ;
王银堂 ;
徐承隆 ;
仲志余 ;
胡维忠 .
水科学进展, 1996, (04) :57-66
[3]   三峡水库对长江中下游洪水实时调蓄作用分析 [J].
仲志余,郭履炽,胡维忠 .
人民长江, 1996, (04) :36-37
[4]  
全国水文计算进展和展望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M]. - 河海大学出版社 , 中国水利学会[编],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