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网络对贫困地区农户信贷违约风险的影响:抑制还是激励?

被引:22
作者
李庆海 [1 ]
孙光林 [2 ]
何婧 [3 ]
机构
[1]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3] 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信贷违约风险; 社会网络; 三阶段联立Probit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4 [信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C912.3 [社会关系、社会约制];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205 ; 1203 ; 0202 ; 1407 ;
摘要
本文利用2016年新疆农户调查数据,将农户信贷过程划分为信贷需求、信贷可得性和信贷违约三个阶段,通过构建三阶段联立Probit模型,识别了贫困地区农户信贷违约的影响因素。本文揭示了社会网络不仅仅影响农户的信贷需求、信贷可得性和信贷获取渠道,还通过影响农户的信贷履约行为,最终影响贫困地区农户的信贷风险,且不同类型社会网络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表明,拥有较多个体性社会网络虽然有助于提高农户的还款能力,但会降低农户的还款意愿,降低履约率,增强信贷风险;拥有较多团体性社会网络的农户具有更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会提高履约率,降低信贷风险。个体性和团体性社会网络对信贷风险的作用还受到信用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发展商业可持续的农村普惠金融,降低农户信贷风险,在区分不同类型社会网络影响的基础上,促进农村信用环境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66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社会资本对农户信贷违约影响的机制分析 [J].
李庆海 ;
吕小锋 ;
李成友 ;
何婧 .
农业技术经济, 2018, (02) :104-118
[2]   农民合作社资本约束: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 [J].
余丽燕 ;
Jerker Nilsson .
中国农村观察, 2017, (05) :87-101
[3]   农村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联姻”:影响、创新、挑战与趋势 [J].
王曙光 ;
杨北京 .
农村金融研究, 2017, (08) :19-24
[4]   欠发达地区农户金融知识对信贷违约的影响——以新疆为例 [J].
孙光林 ;
李庆海 ;
李成友 .
中国农村观察, 2017, (04) :87-101
[5]   关系强度、融资渠道与农户借贷福利效应——基于信任视角的实证研究 [J].
周小刚 ;
陈熹 .
中国农村经济, 2017, (01) :16-29+93
[6]   从个体社会资本到集体社会资本——基于融资信任网络的经验证据 [J].
吴宝 .
社会学研究, 2017, 32 (01) :125-147+244
[7]   社会资本有助于农户跨越融资的双重门槛吗?——基于江苏和山东两省的实证分析 [J].
李庆海 ;
吕小锋 ;
李锐 ;
孙光林 .
经济评论, 2016, (06) :136-149
[8]   农户信贷配给:需求型还是供给型?——基于双重样本选择模型的分析 [J].
李庆海 ;
吕小锋 ;
孙光林 .
中国农村经济, 2016, (01) :17-29
[9]   农户小额信贷违约行为研究述评 [J].
黄丽鹃 .
时代金融, 2015, (23) :42+46-42
[10]   人情社会下农户不良贷款的内生性分析——基于122户不良贷款的统计分析 [J].
赵翠霞 ;
李岩 ;
兰庆高 .
农业经济问题, 2015, 36 (05) :78-8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