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压配电网最佳供电能力分析

被引:9
作者
孙岩 [1 ]
林声宏 [1 ]
刘明波 [1 ]
冯新龙 [2 ]
张滔 [2 ]
机构
[1]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
[2] 广东电网公司梅州供电局
关键词
中压配电网; 供电半径; 经济传输功率; 供电能力;
D O I
10.13648/j.cnki.issn1674-0629.2014.01.017
中图分类号
TM711 [网络分析、电力系统分析];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针对中压配电网规划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在满足供电半径、馈线配电变压器容量限额的前提下,10 kV馈线最佳供电能力的计算方法,得出了馈线在经济运行条件下负荷密度、馈线型号、配电变压器容量等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了各种接线方式的线路不同情况下的最佳供电能力,并以电压质量、线损率等指标对结果进行了校核。以某地区实际配电网为例,验证了该方法在评估中压配电网最佳供电能力方面的可行性。该方法可用于优化网架结构,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以及指导城市中压配电网的规划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高压配电网优化规划的研究 [J].
沈瑜 ;
徐逸清 ;
陈龙翔 .
电网技术, 2011, 35 (10) :70-75
[2]  
城市中压馈线装接配变容量限额分析.[J].吴丹;.上海电力.2010, Z1
[3]   中压馈线装接配变容量的探讨 [J].
乐欢 ;
王主丁 ;
吴建宾 ;
张宗益 .
华东电力, 2009, 37 (04) :586-588
[4]   中压配电网不同接线模式下的供电能力 [J].
姚福生 ;
杨江 ;
王天华 .
电网技术, 2008, 32(S2) (S2) :93-95
[5]   中压配电网规划中馈线电气计算的估算方法 [J].
赵俊光 ;
王主丁 ;
乐欢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8, (16) :98-102
[6]   城市配电网接线模式经济性和可靠性分析 [J].
谢莹华 ;
王成山 ;
葛少云 ;
王赛一 ;
林瑞兴 .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5, (07) :12-17
[7]   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J].
周小波 ;
苏卫华 .
供用电, 2005, (02) :18-20
[8]   基于模糊推理的城市中压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估 [J].
葛少云 ;
董静媛 ;
王晓东 ;
郭明星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2004, (06) :14-17+71
[9]   配电网络供电能力评估系统及方案设计 [J].
黄伟 ;
张建华 ;
文俊 ;
杨京燕 .
现代电力, 2001, (04) :64-68
[10]   蒙西电网供电能力的分析研究 [J].
侯佑华 ;
张强 ;
于海 ;
刘斌 .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01, (02)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