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制度与旧格局:农村地权制度的实践逻辑——关于农村人地矛盾的一个解释框架

被引:5
作者
黄家亮
郑绍杰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地制度; 人地矛盾; 集体产权; 村庄成员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1 [土地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摘要
国家关于农村土地产权的制度安排在实践中面临着市场化逻辑和社区逻辑之间冲突。前者集中表现为在集体所有权框架下赋权于农的制度安排,可称之为新制度;其旨在搭建一种产权更加清晰的地权结构,从而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土地的经营效率。后者则表现为农民的平均主义土地观念,以及对生存权和社员权的诉求;而其在相当大程度上正是集体化时代国家对农民心态塑造的结果,因此可称之为旧格局。新制度在基层的实践过程中遭遇了来自集体化时代所延续的旧格局的挑战与冲击,并随着集体土地所有制的而得以存续和再生产,继续主导着农民的土地心态与行为。新制度和旧格局之间的张力正是目前农村广泛存在的人地矛盾的根源,也是集体产权制度在农村实践中面临的普遍困境。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农地制度变革的路径、空间与界限——“赋权—限权”下行动互构的视角 [J].
吴毅 ;
陈颀 .
社会学研究, 2015, 30 (05) :36-62+243
[2]   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一个“控制权”理论 [J].
周雪光 ;
练宏 .
社会学研究, 2012, 27 (05) :69-93+243
[3]   传统的翻转与再翻转——新区土改中农民土地心态的建构与历史逻辑 [J].
吴毅 ;
吴帆 .
开放时代, 2010, (03) :49-72
[4]   反思湄潭土地试验经验——基于贵州鸣村的个案研究 [J].
刘燕舞 .
学习与实践, 2009, (06) :116-120
[5]  
对我国农地承包权物权化的反思.[J].陈柏峰;.清华法律评论.2006, 00
[6]   集体化与农民平均主义心态的形成——关于房屋的故事 [J].
卢晖临 .
社会学研究, 2006, (06) :147-164+245
[7]   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现状与问题 [J].
党国英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4) :8-18
[8]   “关系产权”:产权制度的一个社会学解释 [J].
周雪光 .
社会学研究, 2005, (02) :1-31+243
[9]   集体产权在中国乡村生活中的实践逻辑——社会学视角下的产权建构过程 [J].
申静 ;
王汉生 .
社会学研究, 2005, (01) :113-148+247
[10]   农地产权与征地制度——中国城市化面临的重大选择 [J].
周其仁 .
经济学(季刊), 2004, (04) :19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