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新华古滑坡体成因机制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15
作者
吉锋
石豫川
刘汉超
邓忠文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
[2] 国家电力公司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 成都
[3] 成都
关键词
古滑坡体; 成因机制; 稳定性评价;
D O I
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05.04.007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新华古滑坡体位于拟建水电站坝址线上游12km处,体积巨大,水库设计蓄水高程在滑体剪出口之上,且该区属高烈度区,滑体一旦失稳,可能造成涌浪、甚至堵江和堰塞溃坝,影响严重。目前,古滑体有拉裂缝等变形迹象,属滑移拉裂性质,且古滑坡变形属重力蠕滑性质。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在天然、暴雨、蓄水及水位骤降等工况下,滑体均处于基本稳定状态。而在考虑地震时,其稳定性迅速降低,滑体有可能整体失稳。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中国工程地质学.[M].张咸恭等著;.科学出版社.2000,
[2]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张倬元等编著;.地质出版社.1994,
[3]  
工程地质手册.[M].《工程地质手册》编写委员会编;常士骠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   麻柳嘴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J].
金仁祥 ;
刘汉超 .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01, (02) :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