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我国碳交易的金融创新及其风险防范

被引:82
作者
王留之
宋阳
机构
[1] 国家开发银行天津分行
关键词
温室气体; 《京都议定书》; 碳交易; 金融创新; 风险;
D O I
10.19559/j.cnki.12-1387.2009.06.006
中图分类号
F832.1 [金融、银行体制];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1 ; 083305 ; 1204 ;
摘要
基于《京都议定书》发展起来的碳交易(即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通过温室气体减排指标的买卖,使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目前,在全球碳交易市场起伏不定,许多发达国家积极参与并从中受益匪浅的背景下,我国的碳交易仍然处于被动的局面。通过金融创新,引入新的金融产品和模式,可以改变我国碳交易的被动局面,并促进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本文探索性地提出了8种碳金融创新模式,分别是:银行类碳基金理财产品、以CERs收益权作为质押的贷款、融资租赁、保理、信托类碳金融产品、私募基金、碳资产证券化和碳交易保险。碳金融是一个与环境、政治、经济、金融等诸多领域密切相关的新生事物,因此,碳金融及其创新还存在着许多风险,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金融衍生工具的操作风险。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对这些风险的识别、防范与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J].
王书治 ;
陈宇斌 ;
周学文 .
山西气象, 2005, (03) :8-9+32
[2]   《京都议定书》与温室气体国际减排交易制度 [J].
李挚萍 .
环境保护, 2004, (02) :58-60
[3]   中国在潜在清洁发展机制市场中的地位分析 [J].
靳云汇 ;
刘学 ;
杨婉华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0, (10) :6-10
[4]   气候变化问题上的平等权利准则 [J].
徐玉高 ;
何建坤 .
世界环境, 2000, (02) :17-21
[5]   气候变化与实施清洁发展机制的展望 [J].
张坤民 ;
何雪炀 .
世界环境, 1999, (04) :10-14
[6]   京都议定书及其灵活性机制 [J].
贾炅 ;
焦志延 .
世界环境, 1999, (01) :19-23
[7]  
金融风险管理[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王顺,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