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南王仙岭花岗岩体的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锆石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50
作者
郑佳浩 [1 ]
郭春丽 [2 ]
机构
[1]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LA-MC-ICPMS锆石U-Pb年龄;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Hf同位素; 王仙岭岩体; 华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070902 ;
摘要
湘南王仙岭岩体由主体电气石黑云母花岗岩和侵入其内部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LA-MC-ICPMS锆石U-Pb定年显示电气石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于印支期(235.0±1.3Ma),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形成于燕山期(155.9±1.0Ma),表明该岩体是两期岩浆活动的产物。这两期岩石均为高钾钙碱性系列,A/CNK值为1.07~1.66,属过铝-强过铝质花岗岩类。稀土元素显示LREE富集,HREE亏损,Eu负异常明显(0.01~0.38)的特征。早期电气石黑云母花岗岩和晚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εHf(t)值分别为-7.92~+4.61和-10.66~-5.35;两阶段Hf模式年龄(tDM2)分别为1758~967Ma和1875~1538Ma。两期花岗岩均来自于古中元古代地壳物质重熔,其中早期电气石黑云母花岗岩在侵位上升过程中捕获了部分幔源老锆石,成岩过程中有少量地幔物质参与,且其源区具有高εHf(t)值的特点。综合前人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华南中生代印支期和燕山期均有钨锡矿化作用,印支期花岗质岩浆形成于碰撞挤压作用间隙伸展环境,而燕山期花岗质岩浆可能形成于大陆边缘弧后伸展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90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华南地区钦杭成矿带地质特征和矿床时空分布规律 [J].
毛景文 ;
陈懋弘 ;
袁顺达 ;
郭春丽 .
地质学报, 2011, 85 (05) :636-658
[2]   湘南荷花坪花岗斑岩锆石LA-MC-ICP-MS U-Pb年龄、Hf同位素制约及地质意义 [J].
章荣清 ;
陆建军 ;
朱金初 ;
姚远 ;
高剑峰 ;
陈卫锋 ;
招湛杰 .
高校地质学报, 2010, 16 (04) :436-447
[3]   LA-MC-ICP-MS锆石微区原位U-Pb定年技术 [J].
侯可军 ;
李延河 ;
田有荣 .
矿床地质, 2009, 28 (04) :481-492
[4]   十杭带湘南—桂北段中生代A型花岗岩带成岩成矿特征及成因讨论附视频 [J].
蒋少涌 ;
赵葵东 ;
姜耀辉 ;
戴宝章 .
高校地质学报, 2008, (04) :496-509
[5]   华南地区中生代主要金属矿床时空分布规律和成矿环境 [J].
毛景文 ;
谢桂青 ;
郭春丽 ;
袁顺达 ;
程彦博 ;
陈毓川 .
高校地质学报, 2008, 14 (04) :510-526
[6]   LA-MC-ICP-MS锆石Hf同位素的分析方法及地质应用 [J].
侯可军 ;
李延河 ;
邹天人 ;
曲晓明 ;
石玉若 ;
谢桂青 .
岩石学报, 2007, (10) :2595-2604
[7]   南岭地区大规模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成矿时限及地球动力学背景 [J].
毛景文 ;
谢桂青 ;
郭春丽 ;
陈毓川 .
岩石学报, 2007, (10) :2329-2338
[8]   Diagenetic and mineralization age of the Hehuaping tin-polymetallic orefield, Hunan province [J].
Wei Daofang ;
Bao Zhengyu ;
Fu Jianming ;
Cai Minghai .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7, 81 (02) :244-252
[9]   40Ar-39Ar isotopic dating of the Xianghualing Sn-polymetallic orefield in southern Hunan, China and its geological implications [J].
Yuan Shunda ;
Peng Jiantang ;
Shen Nengping ;
Hu Ruizhong ;
Dai Tongmo .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7, 81 (02) :278-286
[10]   桂东南大容山-十万大山S型花岗岩带的成因:地球化学及Sr-Nd-Hf同位素制约 [J].
祁昌实 ;
邓希光 ;
李武显 ;
李献华 ;
杨岳衡 ;
谢烈文 .
岩石学报, 2007, (02) :40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