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和马厂箐富碱侵入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120
作者
毕献武
胡瑞忠
彭建堂
吴开兴
苏文超
战新志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贵阳
[3] 贵阳
[4] 贵阳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5] 北京
[6] 贵阳
关键词
富碱侵入岩; 地球化学特征; 岩石成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3 [脉岩、浅成岩(次火山岩)]; P594.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姚安岩体和马厂箐岩体属哀牢山-金沙江富碱侵入岩带的组成部分,位于NW-WNW向哀牢山-金沙江深大断裂东侧。姚安岩体主要为正长斑岩,马厂箐岩体主要为花岗斑岩两岩体化学成分上具有富碱、高钾的特点。岩石富轻稀土和Rb、Sr、Ba、Th、L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Nb、Ta和Ti等高场强元素。岩石的Rb/Sr、La/Nb和Ba/Nb以及LREE/HREE比值高,铕异常不明显,ISr值偏高,εNd值偏低。研究表明:(1)姚安岩体和马厂箐岩体形成于喜山期大陆弧伸展环境。两岩体的岩浆均起源于富集地幔(EMII),其壳幔混合特征,主要是俯冲带地幔楔内壳-幔物质源区混合的结果;(2)尽管姚安和马厂箐岩体在成岩构造背景、成岩时代、成岩方式和源区特征以及成分上高碱富钾等方面具相似性,但它们在岩性和组成上仍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由源区物质部分熔融程度不同,以及岩浆结晶时温压和氧逸度等条件的不同所造成;(3)金矿化主要与相对高温、低压和高氧逸度的碱性系列岩浆活动有关,而铜矿化则主要与相对低温、高压和低氧逸度的碱性-亚碱性过度系列岩浆活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2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滇西马厂箐斑岩铜(钼)矿床成岩成矿时限的厘定 [J].
彭建堂 ;
毕献武 ;
胡瑞忠 ;
吴开兴 ;
桑海清 .
矿物学报, 2005, (01) :69-74
[2]   利用MC-ICPMS精确测定143Nd/144Nd和Sm/Nd比值 [J].
梁细荣 ;
韦刚健 ;
李献华 ;
刘颖 .
地球化学, 2003, (01) :91-96
[3]   滇西地区上地幔铅同位素组成的确定及其应用 [J].
张乾 ;
潘家永 ;
刘家军 ;
邵树勋 ;
刘志浩 .
地质地球化学, 2002, (03) :1-6
[4]   大别造山带北缘后碰撞富钾火山岩:地球化学与岩石成因 [J].
邱检生 ;
王德滋 ;
刘洪 ;
凌文黎 .
岩石学报, 2002, (03) :319-330
[5]   滇西剑川—大理地区新生代钾玄岩系中深源包体的地质意义 [J].
王建 ;
李建平 ;
王江海 ;
马志红 .
矿物学报, 2002, (02) :113-125
[6]   (LP)MC-ICPMS方法精确测定液体和固体样品的Sr同位素组成 [J].
韦刚健 ;
梁细荣 ;
李献华 ;
刘颖 .
地球化学, 2002, (03) :295-299
[7]   滇西新生代超钾质煌斑岩的元素和Sr-Nd同位素特征及其对岩石圈地幔组成的制约 [J].
李献华 ;
周汉文 ;
韦刚健 ;
刘颖 ;
钟孙霖 ;
罗清华 ;
李寄嵎 .
地球化学, 2002, (01) :26-34
[8]   青藏东缘新生代高钾岩浆活动的热年代学制约 [J].
王江海 ;
尹安 ;
T.M.Harrison ;
M.Grove ;
周江羽 ;
张玉泉 ;
解广轰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1, (04) :231-233
[9]  
造山带岩石层多向层架构造及其对新生代岩浆活动制约──以三江及邻区为例[J]. 钟大赉,丁林,刘福田,刘建华,张进江,季建清,陈辉.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S1)
[10]   粤西阳春中生代钾玄质侵入岩及其构造意义: Ⅰ.岩石学和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J].
李献华 ;
周汉文 ;
刘颖 ;
李寄 ;
陈正宏 ;
于津生 ;
桂训唐 .
地球化学, 2000, (06) :51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