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背景地区大气污染对能见度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浦静姣 [1 ]
徐宏辉 [1 ]
马千里 [2 ]
机构
[1] 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 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能见度; 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 区域特征值; 在线观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7.2 [能见度、浑浊度];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通过分析2008~2015年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在线观测能见度,研究长江三角洲背景地区能见度的时间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尝试建立长江三角洲能见度特征值的筛选方法,探讨长三角能见度的区域特征值,评估人为源排放对能见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临安站能见度的日变化分布表现为单峰型形态,与相对湿度的日变化分布呈显著负相关;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春夏季较高,秋冬季较低,主要受到大气污染季节变化的影响;2008~2015年临安站春、夏季能见度的年增长幅度较大,秋冬季则保持稳定.高相对湿度、高污染是造成临安地区低能见度的重要因素.结合气象要素和大气污染物排放建立能见度特征值的筛选方法,得到长三角背景地区的能见度特征值为(9.7±2.2)km,人类活动的影响将导致能见度下降约4.4km.
引用
收藏
页码:4435 / 44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近35年广东省区域灰霾天气过程的变化特征及突变分析 [J].
李丽云 ;
邓雪娇 ;
何启华 ;
李菲 ;
邓涛 .
中国环境科学, 2016, 36 (08) :2297-2303
[2]   环渤海地区1980—2012年能见度变化特征 [J].
郭军 ;
任雨 ;
傅宁 ;
何群 .
气象科技, 2016, (03) :416-422
[3]   长江三角洲地区冬季能见度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 [J].
周奕珂 ;
朱彬 ;
韩志伟 ;
潘晨 ;
郭婷 ;
魏建苏 ;
刘端阳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6, (03) :660-669
[4]  
夏季珠江三角洲地区PM2.5化学组分特征及其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J]. 杨毅红,瞿群,刘随心,李雄,钟佩仪,陶俊.环境科学. 2015(08)
[5]  
南京北郊秋冬季相对湿度及气溶胶理化特性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J]. 于兴娜,马佳,朱彬,王红磊,严殊祺,夏航.环境科学. 2015(06)
[6]   北京大气能见度和消光特性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J].
王英 ;
李令军 ;
李成才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5, (05) :1310-1318
[7]   南京城区夏秋季能见度与PM化学成分的关系 [J].
沈铁迪 ;
王体健 ;
陈璞珑 ;
蒋自强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5, (03) :652-658
[8]   南京大气能见度变化规律及影响因子分析 [J].
侯灵 ;
安俊琳 ;
朱彬 .
大气科学学报, 2014, 37 (01) :91-98
[9]  
青岛大气颗粒物数浓度变化及对能见度的影响[J]. 柯馨姝,盛立芳,孔君,郝泽彤,屈文军.环境科学. 2014(01)
[10]   天津市大气能见度与颗粒物污染的关系 [J].
边海 ;
韩素芹 ;
张裕芬 ;
冯银厂 ;
吴建会 ;
姚青 .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 (03) :406-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