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激素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的作用—子宫肌瘤发生机理的初探

被引:4
作者
宿爱琴
糜若然
张双革
涂持坤
张玉华
机构
[1]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妇产科
[2]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妇产科
[3]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实验室
[4]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妇产科 天津市
[5] 天津市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细胞培养; 甾体激素; 细胞凋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7.33 [子宫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探讨性激素对子宫肌瘤的发生和生长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培养,加以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刺激后,进行流式细胞学测定其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动力学变化。结果:T单独作用时其促进DNA合成及有丝分裂效果最明显,但与E2或P合用时其作用大大削弱;而E2+P对细胞DNA合成及有丝分裂的促进作用比单用E2强,两者的这种协同作用在有T存在的情况下也被减弱。P对细胞的G2+M期作用最强。T对细胞凋亡具有促进作用,T和P之间存在拮抗作用,P能够抑制细胞凋亡。结论:雌孕激素与雄激素之间的代谢平衡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若局部组织细胞增生与凋亡失衡则会导致肿瘤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1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子宫肌瘤的病因学研究进展 [J].
林俊 ;
张信美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1, (03) :55-57
[2]   米非司酮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J].
陈建利 .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1998, (04) :221-224
[3]  
黄体酮:在子宫肌瘤发生机理中的重要作用[J]. 姜卫国.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 1996(02)
[4]   子宫肌瘤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 [J].
尚丽新,张忠福,王德智,鲁海欧,潘用宾,黄华芬 .
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5, (04) :233-234
[5]  
Increased expression of Bcl -2 protein in human uterine leiomyoma and its up-regulation by progesterone. Matsuo H, Maruo T, Samoto T.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