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对斜纹夜蛾抗性的遗传分析及相关QTL的定位

被引:20
作者
刘华
王慧
李群
徐鹏
盖钧镒
喻德跃
不详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3] 南京
[4] 南京
关键词
大豆; 抗虫; 斜纹夜蛾; 遗传分析; QTL定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大豆组合皖82-178×通山薄皮黄豆甲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RIL)为材料,以斜纹夜蛾幼虫重为抗性鉴定指标,应用主基因+多基因的混合遗传模型对大豆抗虫性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群体对斜纹夜蛾的抗性遗传符合两对主基因+多基因的混合遗传模型,主基因的遗传率为89.85%。以该群体构建的遗传连锁图谱为基础,利用软件CartgrapherV.2.0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到2个与抗虫有关的QTL,分别位于wt-11和wt-12连锁群上,其在对应连锁群的端距离分别为5.51cM和11.51cM,加性效应估计值分别为-0.0619和-0.0419,对性状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17.22%和8.60%。
引用
收藏
页码:1369 / 137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应用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大豆根重QTL
    王宏林
    喻德跃
    王永军
    陈受宜
    盖钧镒
    [J]. 遗传, 2004, (03) : 333 - 336
  • [2] 大豆对斜纹夜蛾抗生性基因的微卫星标记(SSR)的研究
    王慧
    喻德跃
    吴巧娟
    盖钧镒
    [J]. 大豆科学, 2004, (02) : 91 - 95
  • [3] 大豆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吴晓雷
    王永军
    贺超英
    陈受宜
    盖钧镒
    王学臣
    [J]. 遗传学报, 2001, (10) : 947 - 955
  • [4] 大豆对斜纹夜蛾幼虫抗性遗传的发展表达过程
    詹秋文
    盖钧镒
    章元明
    孙祖东
    [J]. 遗传学报, 2001, (10) : 956 - 963
  • [5] 大豆抗食叶性害虫遗传的初步研究
    孙祖东
    盖钧镒
    崔章林
    [J]. 大豆科学, 1999, (04) : 300 - 305
  • [6] 大豆抗食叶性害虫研究进展
    崔章林,盖钧镒
    [J]. 大豆科学, 1996, (02) : 149 - 158
  • [7] Identification of molecular markers linked to quantitative trait loci for soybean resistance to corn earworm[J] . B. G. Rector,J. N. All,W. A. Parrott,H. R. Boerma.TAG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8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