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世界遗产类旅游产品的感知度研究

被引:36
作者
朱竑
李鹏
吴旗涛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广州,广东广州,广东广州
关键词
中国世界遗产地; 旅游感知; 知名度; 旅游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3 [旅游事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中国世界遗产地开发旅游已经成为一种热潮。事实也说明遗产地确实具有开发旅游的先天优势。但是,通过在北京、广州、珠海三地的问卷调查发现,国内各世界遗产地在国内游客的感知中并未处于相同的地位,而存在较大的差异。成为世界遗产地并不就意味着绝对的旅游吸引力。世界遗产地名誉的获得是影响游客感知、促进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非唯一因素。决定旅游地发展的往往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世界遗产地开发旅游不能仅仅依靠遗产地名誉的获得,而要结合实际、合理规划、恰当宣传,进而促进其旅游的全面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综述 [J].
杨丽霞 ;
喻学才 .
旅游学刊, 2004, (04) :85-91
[2]   岭南四大名园与世界文化遗产 [J].
朱竑 ;
李丽梅 ;
保继刚 .
热带地理, 2003, (02) :176-179+198
[3]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保护与旅游发展 [J].
范凌云 ;
郑皓 .
规划师, 2003, (06) :26-28+55
[4]   旅游感知形象研究综述 [J].
郭英之 .
经济地理, 2003, (02) :280-284
[5]   中国世界遗产地的旅游研究进展 [J].
陶伟 .
城市规划汇刊, 2002, (03) :54-56+80
[6]   传统民居旅游开发研究——以平遥古城为案例 [J].
刘家明 ;
陶伟 ;
郭英之 .
地理研究, 2000, (03) :264-270
[7]   奇特的明代帝陵──显陵的建筑艺术 [J].
祝建华 ;
邓士祥 .
江汉考古, 1999, (02) :87-93+97
[8]   丽江方言词语的文化内涵透视 [J].
何守伦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5) :32-35
[9]   武夷山市旅游资源保护区研究 [J].
张文开 ;
张勃 .
自然资源, 1997, (02) :67-73
[10]   山岳型旅游地生命周期研究——安徽黄山、九华山实证分析 [J].
陆林 .
地理科学, 1997, (01) :6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