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春节红包在中国人家庭关系中的运作模式研究——基于媒介人类学的分析视角

被引:27
作者
张放
机构
[1] 四川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微信; 春节; 红包; 中国人; 家庭关系;
D O I
10.15937/j.cnki.issn1001-8263.2016.11.016
中图分类号
C913.1 [恋爱、家庭、婚姻];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050302 ;
摘要
本文以传统春节红包运作的流动范围、流动方式和流动的性质与功能为参照框架,从媒介人类学的视角对微信春节红包在中国人家庭关系中的运作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微信春节红包的流动范围并不仅限于家庭内部,在流动方式上以"抢红包"为主要发放形式,其流动路径在结构上构成了不同于传统春节红包的"去顶金字塔"结构,并呈现出使家庭关系扁平化的趋势,其性质可以界定为一种具有仪式性的互动游戏。因此,微信春节红包在中国人家庭关系中的运作可能对后者产生相应的影响,包括触动以纵轴为中心的传统家庭关系、消融家庭与社交的边界及解构家庭节庆的神圣空间等三个方面。尽管微信春节红包和传统春节红包不能相互替代,但前者对技术的依赖大于后者,因而在未来可能会被更具共享性和和互动性的娱乐方式所替代。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关于微信红包的人际传播反思 [J].
王亚平 .
传播与版权, 2016, (06) :82-84
[2]   微信红包的广告价值探析 [J].
李正良 ;
赵顺 .
新闻知识, 2016, (03) :52-54
[3]   浅析微信红包对人际传播的积极影响与消极表现 [J].
王瑞 .
东南传播, 2015, (07) :77-80
[4]   微信红包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初探 [J].
申思达 ;
陈勇 .
科技传播, 2015, 7 (08) :110-111
[5]   “微信红包”的“新”思考——以微信“新年红包”为例,分析新媒体产品的成功要素 [J].
徐琦 ;
宋祺灵 .
中国传媒科技, 2014, (03) :27-30
[6]   仪式的要素与仪式研究——以国内个案对国外人类学仪式理论的再探讨 [J].
吴乔 .
世界民族, 2013, (05) :20-31
[7]   日常仪式化行为:以知青为例的研究 [J].
吴艳红 ;
J.David Knottnerus .
社会, 2005, (06) :172-190
[8]   礼物、生命仪礼和人情圈——以徐家村为例 [J].
黄玉琴 .
社会学研究, 2002, (04) :88-101
[9]   人类学仪式研究评述 [J].
彭兆荣 .
民族研究, 2002, (02) :88-96+109
[10]  
游戏的人.[M].约翰·赫伊津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978-7-301-249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