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山地采煤沉陷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被引:20
作者
黄翌 [1 ,2 ]
汪云甲 [1 ,2 ]
王猛 [1 ,2 ]
田丰 [3 ]
敖剑锋 [4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2] 国土环境与灾害监测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
[3] 哥本哈根大学地理与地质学院
[4] 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
关键词
土壤; 侵蚀; 开采; 沉陷; 坡度; 坡长; 山地矿区; 黄土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为了测度山地井工采煤区地表沉陷引起的土壤侵蚀因子在空间和数量上的变化,该文以开采沉陷规律和模型为基础,运用数字地形分析、遥感影像融合等技术,揭示了黄土高原煤矿区山地开采沉陷引起的地表坡度、坡长、植被覆盖3大因子在空间上的改变量以及由此导致的土壤侵蚀变化量,并分析了土壤侵蚀的变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研究区因开采沉陷导致地表平均坡度减少0.025°,平均坡长因子减少0.139;沉陷区内土壤侵蚀量不变、减小和增大的土地面积分别为3.083、3.412和4.707 km2,沉陷区外土壤侵蚀量减小和增大的土地面积分别为0.143和0.023 km2,土壤侵蚀总量减少78426.95 t,平均减小689.892t/(km2·a);开采沉陷导致坡长因子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波及到沉陷区以外的部分地区;山地开采沉陷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与平地差异明显,不存在绝对的正向或负向影响,并且在沉陷区内外均可能为正向或负向,其结果与原地貌及沉陷幅度、区位密切相关;沉陷可能导致坡面下游区域的汇水面积和坡长因子变化。该研究结论为山地矿区土壤侵蚀区位、侵蚀量预测提供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28 / 23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土地复垦矿区的景观生态质量变化 [J].
徐嘉兴 ;
李钢 ;
陈国良 ;
赵华 ;
渠俊峰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01) :232-239+296
[2]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矿区土地利用演变驱动力分析 [J].
徐嘉兴 ;
李钢 ;
陈国良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20) :247-255
[3]   基于GIS和多流向算法的流域坡度与坡长估算 [J].
张宏鸣 ;
杨勤科 ;
李锐 ;
刘晴蕊 .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0) :159-164
[4]   基于GIS和RS的矿区土壤侵蚀动态研究 [J].
汪炜 ;
汪云甲 ;
张业 ;
王智甫 .
煤炭工程, 2011, (11) :120-122
[5]   不同比例尺流域土壤侵蚀评估及其尺度效应研究 [J].
杨琴 ;
孙金水 ;
李天宏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1, 19(S1) (S1) :201-209
[6]   矿区DEM的时空模拟与反演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J].
连达军 ;
汪云甲 ;
张华 .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0, 30 (01) :25-28+32
[7]   基于GIS和RUSLE的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侵蚀评估 [J].
秦伟 ;
朱清科 ;
张岩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8) :157-163+4
[8]   大同市矿区植被恢复主要途径探讨 [J].
张利芳 .
山西林业, 2009, (03) :29-30
[9]   煤矿区复垦土壤压实时空变异特征 [J].
王煜琴 ;
李新举 ;
胡振琪 ;
刘雪冉 ;
赵耀伦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5) :223-227
[10]   基于遥感影像的荒漠化矿区土壤含水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J].
卞正富 ;
雷少刚 ;
常鲁群 ;
张日晨 .
煤炭学报, 2009, 34 (04) :5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