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和大豆秸秆还田对黑土微生物量及呼吸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刘四义 [1 ,2 ]
贾淑霞 [1 ]
张晓平 [1 ]
陈学文 [1 ]
张士秀 [1 ]
孙冰洁 [1 ,2 ]
陈升龙 [1 ,2 ]
窦永静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秸秆还田; C/N; 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量氮; 微生物呼吸; 碳固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土壤微生物量和呼吸对秸秆还田后的分解转化及碳固存效果有着显著的响应。为了探明在还田条件下,不同类型秸秆及其碳氮含量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呼吸的影响,研究将玉米和大豆不同植株部位秸秆与耕层黑土混合,置于25℃恒温条件下培养61 d。在第61 d测定土壤的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矿质态氮和微生物呼吸速率,并分析比较它们在不同处理中的差异及其与秸秆C、N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秸秆添加下的土壤MBC大小表现为:大豆根>玉米茎下部>大豆茎>玉米叶>玉米茎顶部>玉米根>大豆叶,土壤MBN的大小表现为:玉米茎下部>玉米叶>大豆根>玉米根>玉米茎顶部>大豆茎>大豆叶。除大豆叶外,其它处理的土壤MBC/MBN均显著小于空白处理。秸秆含碳量与MBC、MBN、MBC/MBN、微生物呼吸速率、呼吸熵之间均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而秸秆含碳量与土壤矿质氮含量之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土壤MBC、微生物呼吸速率、微生物呼吸熵均与秸秆含氮量呈明显负相关关系。不同秸秆添加下的微生物呼吸速率和呼吸熵的大小表现基本一致,且呼吸速率、呼吸熵两者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大豆茎、大豆叶的呼吸速率和呼吸熵显著大于玉米秸秆2倍左右。研究说明秸秆还田促进了细菌、放线菌等C/N较低的微生物生长繁殖,含氮量高的秸秆不利于还田后期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呼吸速率及活性的保持,土壤微生物活性比微生物量对秸秆分解、微生物呼吸速率的影响更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生物学特征的影响.[D].丁永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02
[2]  
土壤学.[M].黄昌勇; 徐建明; 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3]  
一种室内培养条件下采用封闭动态系统测定培养物质的CO<sub>2</sub>产生速率的方法.[P].刘四义;张晓平;贾淑霞;孙冰洁;陈升龙..2014,
[4]  
Succession of bacterial populations during plant residue decomposition in rice field soil..Rui; Junpeng;Peng; Jingjing;Lu; Yahai;.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09,
[5]   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J].
孙冰洁 ;
张晓平 ;
贾淑霞 .
土壤与作物, 2013, 2 (03) :138-144
[6]   植物残体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变化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J].
王晓玥 ;
孙波 .
土壤, 2012, 44 (03) :353-359
[7]   不同土壤耕作方式下秸秆还田量对晚稻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的影响 [J].
陈冬林 ;
易镇邪 ;
周文新 ;
屠乃美 .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30 (08) :1722-1728
[8]   免耕对东北黑土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碳分配的短期效应 [J].
梁爱珍 ;
杨学明 ;
张晓平 ;
申艳 ;
时秀焕 ;
范如芹 ;
方华军 .
中国农业科学, 2009, 42 (08) :2801-2808
[9]   长期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J].
李娟 ;
赵秉强 ;
李秀英 ;
Hwat Bing So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01) :144-152
[10]   秸秆还田量对土壤CO释放和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J].
强学彩 ;
袁红莉 ;
高旺盛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3) :469-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