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陆面模式对土壤质地和亮度的敏感性分析

被引:15
作者
梁晓
戴永久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通用陆面模式; 土壤质地; 土壤亮度; 水分循环; 能量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 [土壤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使用前苏联Valdai 1966~1971年的气象观测资料,研究了通用陆面模式(Common Land Model,CoLM)模拟的水分循环和地表通量在12种土壤质地和8种土壤亮度条件下的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气象条件下,模拟的热通量对土壤质地和亮度都比较敏感,而地表水文过程只对土壤质地敏感。土壤亮度相同时,相对砂性土壤,粘土含量高的土壤保水性强,土壤湿度、地表蒸发和径流量都比较大(月均最大差值:土壤湿度约为5 kg.m-2,地表蒸发和径流量约为年降水量的7%和1.2%),相应地在热通量分配上存在明显差异(月均最大差值为8 W.m-2);土壤质地相同,亮度由亮变暗时,潜热通量变化很小,地表温度略有升高,而感热通量和净辐射增加显著(月均最大差值为7 W.m-2)。土壤质地和亮度对模拟的影响主要存在于降水少、植被覆盖度低的3~5月。
引用
收藏
页码:585 / 59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青藏高原地表热力异常与我国江淮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 [J].
赵勇 ;
钱永甫 .
大气科学, 2007, (01) :145-154
[2]   陆地生态系统模型及其与气候模式耦合的回顾 [J].
毛嘉富 ;
王斌 ;
戴永久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06) :763-771
[3]   陆面过程模式对不同土壤物理性质的敏感性研究 [J].
张宇 ;
吕世华 .
冰川冻土, 2001, (03) :270-275
[4]   陆面蒸散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J].
孙岚 ;
吴国雄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1) :59-69
[5]   土壤湿度和地表反射率变化对中国北方气候影响的数值研究 [J].
朱乾根,兰红平,沈桐立 .
气象学报, 1996, (04) :493-500
[6]   土壤温湿异常对短期气候影响的数值模拟试验 [J].
王万秋 .
大气科学 , 1991, (05) :115-123
[7]   青藏高原地表热状况对夏季东亚大气环流影响的数值模拟 [J].
刘晓东 ;
罗四维 ;
钱永甫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89, (03) :205-216
[8]  
Tropical deforestation: Important processes for climate models[J] . A. Henderson-Sellers,R. E. Dickinson,M. F. Wilson.Climatic Change . 1988 (1)
[9]  
Sensitivity of the Biosphere–Atmosphere Transfer Scheme (BATS) to the Inclusion of Variable Soil Characteristics[J] . Journal of Climate and Applied Meteorology . 1987 (3)
[10]  
Modeling tropical deforestation: a study of GCM land-surface parameterization .2 Dickinson R E,Henderson-Sellers A. Q J R Meteorol Soc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