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城市区域灰霾天气的长期变化

被引:39
作者
牛彧文 [1 ]
顾骏强 [1 ]
浦静姣 [1 ]
李文娟 [2 ]
吴金生 [3 ]
机构
[1] 浙江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2] 浙江省气象台
[3] 浙江省气象信息中心
关键词
大气环境学; 时空变化特征; 历史数据统计; 灰霾天气; 浙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气气溶胶污染引起的灰霾天气已成为中国许多城市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了解灰霾天气发生的时空变化特征对于控制气溶胶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对浙江省11个城市的灰霾历史数据进行分析,揭示1950年代以来,浙江城市地区灰霾天气发生特征。结果表明,1951—1953年期间和改革开放后的30年是浙江省灰霾天气出现比较频繁的时期,尤其2000年以后是灰霾天气出现最多的时期;1957年到改革开放初期是灰霾天气出现最少的时期。1950年代初期,杭州、温州、衢州是出现灰霾天气最多的地区,改革开放后的1978—1999年期间,随着市场经济和民营经济在浙江的快速发展,湖州、杭州、舟山、金华、温州、衢州等地区灰霾天气出现频率都很高;2000年之后,浙江省各地区灰霾天数都在迅速增加,尤为突出的是湖州、绍兴、杭州、嘉兴等浙北城市,这几个地区在2000—2007年之间的灰霾天数比2000年之前几十年总的灰霾天数还要多,说明近几年浙江省尤其是浙北地区大气环境污染非常令人担忧,控制大气气溶胶污染,改善空气质量,提高大气能见度已是迫在眉睫。
引用
收藏
页码:807 / 81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利用后向轨迹模式研究TRACE-P期间香港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赵恒
    王体健
    江飞
    谢旻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9, 25 (02) : 181 - 186
  • [2] 南京地区大气灰霾的数值模拟
    胡荣章
    刘红年
    张美根
    蒋维楣
    张予燕
    [J]. 环境科学学报, 2009, 29 (04) : 808 - 814
  • [3] 1980—2003年京、津、冀地区大气能见度变化趋势研究
    范引琪
    李春强
    [J]. 高原气象, 2008, 27 (06) : 1392 - 1400
  • [4] 广州地区春季污染雾的化学特征分析
    吴兑
    李菲
    邓雪娇
    毕雪岩
    王新华
    黄晓莹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8, 24 (06) : 569 - 575
  • [5] 大城市区域霾与雾的区别和灰霾天气预警信号发布
    吴兑
    [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 (09) : 1 - 7
  • [6] 霾与雾的识别和资料分析处理
    吴兑
    [J]. 环境化学, 2008, (03) : 327 - 330
  • [7] 珠江三角洲霾天气的近地层输送条件研究
    吴兑
    廖国莲
    邓雪娇
    毕雪岩
    谭浩波
    李菲
    蒋承霖
    夏冬
    范绍佳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8, (01) : 1 - 9
  • [8] 浅析灰霾的形成及危害
    王佳
    韩见弘
    黄蕊
    [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7, (17) : 37 - 38
  • [9]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灰霾天气主要污染物的数值研究
    陈训来
    冯业荣
    王安宇
    李江南
    范绍佳
    林建恒
    冯瑞权
    [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4) : 103 - 107
  • [10] 细粒子污染形成灰霾天气导致广州地区能见度下降
    吴兑
    邓雪娇
    毕雪岩
    李菲
    谭浩波
    廖国莲
    [J].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1) :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