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里海盆地碳酸盐岩储集层沉积相与类型——以让纳若尔油田石炭系KT-Ⅱ含油层系为例

被引:30
作者
方甲中
吴林刚
高岗
赵宝顺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关键词
碳酸盐岩储集层; 沉积微相; 测井相; 让纳若尔油田; 滨里海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滨里海盆地让纳若尔油田2092和2399A两口井岩心资料与测井曲线的详细对比,同时考虑新老井之间资料的差异性,建立能够反映沉积相的测井相模式,并据此进行全区沉积微相的划分及沉积微相组合关系、空间展布特征和演化规律的研究。研究区发育了滩、滩间洼地、潟湖和潮汐通道4种沉积微相,储集层可划分为裂缝型、孔洞缝复合型、微裂缝-孔隙型、孔隙型4种类型。裂缝型储集层主要分布在滩间和潟湖环境中;孔洞缝复合型储集层主要发育于高能浅水环境下形成的滩微相中;微裂缝-孔隙型储集层也发育于高能滩环境,在潮汐通道中也有一定规模的发育;孔隙型储集层主要发育在相对低能的浅滩微相以及潮汐通道微相中。图18表1参13
引用
收藏
页码:498 / 50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大情字井地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沉积相与岩性油藏 [J].
魏兆胜 ;
宋新民 ;
唐振兴 ;
初霞 ;
杨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1) :28-33
[2]   塔里木盆地西部康克林组沉积期沉积相及相模式 [J].
王黎栋 ;
于炳松 ;
张永旺 ;
苗继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6) :707-712
[3]  
沉积微相研究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 郭纯恩,左毅,俞存东.吐哈油气. 2006(03)
[4]  
沉积微相研究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 郭纯恩,左毅,俞存东.吐哈油气. 2006 (03)
[5]   沉积相对储集层质量的控制作用——以黄骅坳陷王官屯油田枣Ⅱ、Ⅲ油层组为例 [J].
宋鹍 ;
金振奎 ;
王晓卫 ;
张爱红 ;
段志强 ;
王春生 ;
张国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3) :335-339
[6]   川东北三叠系飞仙关组鲕滩气藏有利储集层的形成与分布 [J].
杨晓萍 ;
赵文智 ;
曹宏 ;
杨雨 ;
张宝民 ;
陶士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1) :17-21
[7]   东濮凹陷文东地区沙三中亚段沉积相及砂体类型分析 [J].
陈昊 ;
张洪波 ;
曹学良 ;
黄新文 ;
陈新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1) :32-35
[8]   滨里海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分析 [J].
王连岱 ;
沈仁福 ;
吕凤军 ;
刘胜英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4, (02) :17-18+74
[9]   滨里海盆地的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其演化 [J].
刘洛夫 ;
朱毅秀 ;
熊正祥 ;
孙建平 ;
陈利新 ;
朱胜利 ;
孔祥宇 .
古地理学报, 2003, (03) :279-290
[10]   沉积微相定量研究方法 [J].
陈烨菲 ;
彭仕宓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4) :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