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生态安全时空演化过程分析——以东莞市为例

被引:23
作者
杨青生 [1 ]
乔纪纲 [1 ]
艾彬 [2 ]
机构
[1] 广东商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山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景观生态安全;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东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31.2 [城市绿化];
学科分类号
0902 ; 090706 ;
摘要
依托"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框架模型,建立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东莞市为例,研究区域景观生态安全时空发展变化过程,揭示快速城市化地区生态安全发展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1988、1997和2005年东莞市的平均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分别为0.497、0.436和0.395,区域总体生态安全从中高安全状态逐步降低到中低安全状态;生态中低安全的区域空间上从"市中心—镇中心"沿"市中心—镇中心—道路"不断扩张。采用以像元为中心的公里网格滑动模板的指标作为像元的评价指标,可以有效解决景观结构指数等指标的计算,在生态安全等级划分时边界过度很平滑,景观尺度的生态安全评价可以为生态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230 / 123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南充城市扩展中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J]. 李绥,石铁矛,付士磊,周乐,刘淼,王炜5.应用生态学报. 2011(03)
[2]   基于空间统计学方法的广州市生态安全空间异质性研究 [J].
龚建周 ;
夏北成 ;
刘彦随 .
生态学报, 2010, 30 (20) :5626-5634
[3]   北京市生态安全格局及城市增长预景 [J].
俞孔坚 ;
王思思 ;
李迪华 ;
李春波 .
生态学报, 2009, 29 (03) :1189-1204
[4]   中国北方13省市区生态安全动态变化分析 [J].
李月臣 .
地理研究, 2008, (05) :1150-1160+1227
[5]   基于3S技术的广州市生态安全景观格局分析 [J].
龚建周 ;
夏北成 ;
陈健飞 ;
林媚珍 .
生态学报, 2008, (09) :4323-4333
[6]   港湾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以厦门市为例 [J].
孙翔 ;
朱晓东 ;
李杨帆 .
生态学报, 2008, (08) :3563-3573
[7]   安徽省沿淮地区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 [J].
王振祥 ;
朱晓东 ;
石磊 ;
李杨帆 ;
汪家权 ;
贾良清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2) :2431-2435
[8]   皇甫川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 [J].
喻锋 ;
李晓兵 ;
王宏 ;
余弘婧 .
地理学报, 2006, (06) :645-653
[9]   生态安全:国内外研究综述 [J].
陈星 ;
周成虎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6) :8-20
[10]   陕西省生态安全及空间差异定量分析 [J].
任志远 ;
黄青 ;
李晶 .
地理学报, 2005, (04) :597-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