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估

被引:15
作者
文彦君 [1 ,2 ]
朱婵婵 [2 ]
宋海龙 [2 ]
机构
[1] 宝鸡文理学院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2] 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自然灾害; 社会脆弱性; 组合赋权法; 陕西宝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0837 ;
摘要
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的研究对于减轻自然灾害的社会经济损失和提高应灾恢复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选取涵盖自然灾害暴露性、敏感性及恢复能力的社会经济指标,利用组合赋权法对陕西省宝鸡市各县区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区域人口、经济密度及财产数量是影响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的主要因素;区域的人口结构及社会结构决定了其对自然灾害的敏感程度;宝鸡市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脆弱性较高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市辖区范围的金渭两区,而陈仓区和凤县是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较低的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宝鸡地区自然灾害人口脆弱性评估 [J].
宋海龙 ;
万红莲 ;
文彦君 ;
王静 ;
朱婵婵 .
河南科学, 2015, 33 (12) :2195-2200
[2]   中国沿海地区社会脆弱性评价 [J].
方佳毅 ;
陈文方 ;
孔锋 ;
孙劭 ;
史培军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51 (03) :280-286
[3]   基于新组合赋权法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J].
江强强 ;
方堃 ;
章广成 .
自然灾害学报, 2015, 24 (03) :28-36
[4]   社会脆弱性概念、分析框架与评价方法 [J].
黄晓军 ;
黄馨 ;
崔彩兰 ;
杨新军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11) :1512-1525
[5]   基于客观组合赋权法的即墨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J].
周玲玲 ;
王琳 ;
刘伟峰 ;
余静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4, 25 (04) :50-55
[6]   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研究进展 [J].
贺帅 ;
杨赛霓 ;
李双双 ;
杜娟 .
灾害学, 2014, 29 (03) :168-173
[7]   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研究进展 [J].
周扬 ;
李宁 ;
吴文祥 .
灾害学, 2014, 29 (02) :128-135
[8]   社会脆弱性:灾害社会学研究的新范式 [J].
周利敏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04) :20-28
[9]   陕西省自然灾害的社会易损性分析 [J].
文彦君 .
灾害学, 2012, 27 (02) :77-81
[10]   自然灾害脆弱性研究进展 [J].
石勇 ;
许世远 ;
石纯 ;
孙阿丽 ;
赵庆良 .
自然灾害学报, 2011, 20 (02) :13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