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境油茶林油茶史氏叶蜂的发生与危害程度比较

被引:9
作者
黄敦元 [1 ,2 ,3 ]
余江帆 [4 ]
郝家胜 [2 ]
张勤生 [3 ]
朱朝东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2] 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3]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4] 江西省林业厅科技与国际合作处
关键词
昆虫学; 油茶史氏叶蜂; 油茶; 幼虫; 生境; 食虫鸟;
D O I
10.14067/j.cnki.1673-923x.2010.01.019
中图分类号
S763.7 [各种树的病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通过比较不同生境油茶林区油茶史氏叶蜂幼虫危害程度、同一种生境距林边不同距离油茶史氏叶蜂的危害程度,分析了油茶史氏叶蜂对油茶春梢发育、夏梢发育、花芽分化率、花芽数目、落果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茶史氏叶蜂对油茶的春梢发育、夏梢发育、花芽分化率、春梢上花芽数目、同期的落果率等有显著危害,且危害程度和林区的生态多样性相关;不同生境下,生态多样性越低,危害越严重;同一生境下,距混合林区距离越远,危害程度越重,说明保护油茶林区及周边生境的生态多样性,对防治和控制油茶史氏叶蜂是必要的。另外通过间接证据,提出了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和伯劳Lanius schach等食虫鸟类是油茶史氏叶蜂幼虫重要捕食性天敌的初步结论。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叶片损害强度与基质营养水平对苦草补偿性生长的影响 [J].
李宽意 ;
李艳敏 ;
刘正文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1) :2369-2374
[2]   以昆虫作为指示生物评估森林健康的生物学与生态学基础 [J].
王义平 ;
吴鸿 ;
徐华潮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7) :1625-1630
[3]   四川南充地区棕背伯劳的繁殖习性 [J].
官天培 ;
胡婧 ;
罗贵平 ;
李奎 ;
宋跃 ;
胡锦矗 .
动物学杂志, 2006, (05) :92-97
[4]   四川南充市白头鹎的繁殖习性及雏鸟的生长发育 [J].
陈伟 ;
郭宗明 ;
胡锦矗 ;
余志伟 .
动物学杂志, 2006, (02) :107-111
[5]   植物耐虫性研究进展 [J].
陈建明 ;
俞晓平 ;
程家安 ;
郑许松 ;
徐红星 ;
吕仲贤 ;
张珏锋 ;
陈列忠 .
昆虫学报, 2005, (02) :262-272
[6]   沙棘木蠹蛾的幼虫空间分布与抽样技术 [J].
宗世祥 ;
贾峰勇 ;
许志春 ;
骆有庆 ;
张连生 ;
梁树军 .
昆虫知识, 2004, (06) :552-555
[7]   植物的超越补偿反应 [J].
李跃强 ;
盛承发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6, (06) :457-464
[8]   中国叶蜂科一新属(膜翅目:广腰亚目) [J].
萧刚柔 .
林业科学, 1987, (03) :299-302
[10]   Negative indirect effects of an avian insectivore on the fruit set of an insect-pollinated herb [J].
Meehan, TD ;
Lease, HM ;
Wolf, BO .
OIKOS, 2005, 109 (02) :297-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