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耕地和劳动为资源看中国农业技术构成和发展

被引:9
作者
胡瑞法
黄季焜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耕地; 投人; 机会成本; 农村; 省份; 耕种用地; 农业用地; 农业; 人均耕地面积; 复种指数; 农业生产指数; 劳动; 生物型; 单产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 技术构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3 [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摘要
<正>一、引言 我国的农业生产经历了为实现农业机械化而全民动员的历史时期(农业部科技教育司,1999)。由于与农业生产资源的禀赋程度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这样的努力最后导致了农业生产的高产和高投入,农民不仅未能在实现机械化的过程中受益,反而由于高投入所导致的高成本,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水稻的生产潜力、消费与贸易 [J].
黄季焜 ;
罗斯高 .
中国农村经济, 1996, (04) :21-27
[2]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50年.[M].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3]  
种子技术管理学概论.[M].胡瑞法著;.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