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评价研究

被引:129
作者
喻理飞
朱守谦
叶镜中
魏鲁明
陈正仁
机构
[1] 贵州大学林学系!贵阳
[2] 南京林业大学!南京
[3]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荔波
关键词
退化喀斯特森林; 自然恢复; 恢复潜力度; 恢复度; 恢复速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 [森林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研究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组成、结构、功能的基础上 ,提出了退化群落恢复潜力度、恢复度和恢复速度 3个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 ,分析了退化群落在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高度、盖度、实生株 /总株数、组成结构、显著度、生物量等特征指标的恢复潜力度、恢复度和恢复速度的变化 ,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低一级演替阶段群落向相邻更高一级演替阶段群落恢复的潜力度最高 ,群落自然恢复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顺序替代过程 ;早期阶段恢复潜力度较高、恢复度低、速度慢 ,中期阶段恢复潜力度高、恢复度中等、速度快 ,后期阶段恢复潜力度低、恢复度高、速度慢。群落整体恢复速度低于群落各特征指标恢复速度。在群落各特征指标中 ,群落高度、盖度、实生株 /总株数、组成结构、显著度的恢复速度高于生物量恢复速度 ,即群落结构恢复快于群落功能恢复。群落自然恢复对策的变化是由早期更新对策向中期结构调整对策至后期结构功能协调完善对策更替。退化喀斯特森林自然恢复 4 0~ 50年可有较为正常的组成、外貌和结构 ,但要达到功能完全恢复则需时很长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退化喀斯特群落自然恢复过程研究──自然恢复演替系列 [J].
喻理飞 ;
朱守谦 ;
魏鲁明 ;
陈正仁 ;
熊志斌 .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1998, (02) :71-77+86
[2]   茂兰喀斯特山地广东松种群结构和动态初步研究 [J].
杜道林,刘玉成,苏杰 .
植物生态学报, 1996, (02) :159-166
[3]   茂兰喀斯特森林生物量构成初步研究 [J].
朱守谦,魏鲁明,陈正仁,张从贵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5, (04) :358-367
[4]   应用最优分割法划分森林群落演替阶段的研究 [J].
张家来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3, (03) :34-41+100-101
[5]   中国南方石灰岩荒山开发利用新探 [J].
徐樵利 .
自然资源学报, 1993, (02) :115-121
[6]   粤北石灰岩山地主要造林树种的生理生态学特性 [J].
张祝平 ;
何道泉 ;
敖惠修 ;
杨伟机 ;
伍辉民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1993, (02) :39-48
[7]   贵阳喀斯特山地云贵鹅耳枥种群动态研究 [J].
梁士楚 .
生态学报, 1992, (01) :53-60
[8]   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群落生物量研究 [J].
杨汉奎 ;
程仕泽 .
生态学报, 1991, (04) :307-312
[9]   广西大青山石灰岩山土壤理化性质的演变及其造林绿化 [J].
杨继镐 ;
汪炳根 ;
唐俊 .
林业科学, 1990, (05) :402-409
[10]   广西阳朔石灰岩山地乌冈栎林的群落学特点及其在植被分类中的位置 [J].
胡舜士 ;
王献溥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82, (03) :264-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