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暖对东北玉米低温冷害分布规律的影响

被引:31
作者
高晓容 [1 ]
王春乙 [2 ]
张继权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 不详
关键词
气候变暖; 生育阶段; 热量指数; 冷害指数; 东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26 [寒潮];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东北地区48个农气站1961—2010年气象资料和近20多年玉米生育期资料,建立生育阶段热量指数和冷害指数,分析气候变暖对东北玉米4个生育阶段热量及低温冷害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量指数总体表现为明显的增加趋势;平均温度、热量指数的年代际变化特征明显,中晚、晚熟区的上升趋势均小于早、中熟区;冷害频率总体表现为明显的减小趋势;气候变暖对两个熟型区域4个生育阶段的冷害影响并不一致,早、中熟区的冷害平均频率最大值均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中晚、晚熟区的冷害平均频率最大值均出现在70年代,两个熟型区域的最小值均出现在21世纪初。研究结果可为未来东北地区调整玉米种植制度和生产布局,为适应气候变化和趋利避害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110 / 211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近10年全球变暖停滞了吗? [J].
王绍武 ;
罗勇 ;
唐国利 ;
赵宗慈 ;
黄建斌 ;
闻新宇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6 (02) :95-99
[2]   东北玉米热量指数预测方法研究(Ⅰ)——热量指数与玉米产量 [J].
郭建平 ;
庄立伟 ;
陈玥熤 .
灾害学, 2009, 24 (04) :6-10
[3]   东北地区玉米低温冷害综合指标研究 [J].
李祎君 ;
王春乙 .
自然灾害学报, 2007, (06) :15-20
[4]   玉米低温冷害动态评估和预测方法 [J].
马树庆 ;
刘玉英 ;
王琪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0) :1905-1910
[5]   中国气温变化研究最新进展 [J].
任国玉 ;
初子莹 ;
周雅清 ;
徐铭志 ;
王颖 ;
唐国利 ;
翟盘茂 ;
邵雪梅 ;
张爱英 ;
陈正洪 ;
郭军 ;
刘洪滨 ;
周江兴 ;
赵宗慈 ;
张莉 ;
白虎志 ;
刘学峰 ;
唐红玉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5, (04) :701-716
[6]   基于东北玉米区域动力模型的低温冷害预报应用研究 [J].
刘布春 ;
王石立 ;
庄立伟 ;
卢志光 ;
史学丽 ;
宋永佳 .
应用气象学报, 2003, (05) :616-625
[7]   玉米延迟型低温冷害的动态监测 [J].
高素华 .
自然灾害学报, 2003, (02) :117-121
[8]  
气候变化[M]. 科学出版社 , 秦大河, 2009
[9]  
农作物低温冷害监测预测理论和实践[M]. 气象出版社 , 郭建平, 2009
[10]  
东北地区农作物低温冷害研究[M]. 气象出版社 , 王春乙等,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