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基于遥感和GIS的江苏省海岸线时空变化
被引:32
作者:
李行
[1
,2
]
张连蓬
[1
]
姬长晨
[3
]
刘红樱
[4
]
黄巧华
[3
]
机构:
[1] 江苏师范大学测绘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江苏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4] 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
来源:
关键词:
海岸线变化;
遥感;
GIS;
江苏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37 [测绘遥感技术];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P737 [海洋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1404 ;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以江苏省海岸1973-2012年的Landsat MSS/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对江苏省海岸线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显著侵蚀岸段以废黄河口为中心,北至新淮河口,南至双洋港,长度约79.05 km,占研究区岸线总长度的8%;淤涨岸段以弶港为中心,北至运粮河口,南至新中港,长约715.50 km,占72%;其它部分稳定岸段与淤涨岸段相间存在。最大侵蚀速率为-23.37±11.92 m/a,位于废黄河口南侧;最大淤涨速率为445.37±66.80 m/a,位于射阳河口南侧。围垦是江苏省岸线变化的主要因素。总的来看,1973年以来40年间共围垦1912.4 km2,1980年前后出现了一个围垦高峰,之后围垦强度明显减弱且进入休养期,90年代以后围垦又普遍加强。
引用
收藏
页码:414 / 426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