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南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碳酸盐岩石学特征及其储集性

被引:16
作者
杨万容
唐天福
张俊明
丘金玉
周仰康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云岩; 下贫; 硅质条带; 图版; 薄片; 白云岩层; 储集性能; 震旦系灯影组; 碳酸盐; 碳化合物; 岩石学; 西南地区;
D O I
10.19700/j.0379-1726.1978.04.00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我国西南地区震旦系灯影组碳酸盐岩非常发育,分布广泛,富含多种有用矿产。因而开展灯影组碳酸盐岩石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1970—1973年,笔者先后对四川、陕南、黔北、滇东和湘鄂西等地,即北纬24°—34°,东经102°—112°范围内的震旦系地层进行了野外地质工作。1974—1975年对具代表性的四川南江、乐山、城口、会理,贵州遵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47 / 260+316 +316-319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四川南部三迭系嘉陵江组碳酸盐岩孔隙类型及其成因的初步研究附视频 [J].
范嘉松 ;
张荫本 ;
陈季高 .
地质科学, 1974, (04) :330-348
[2]   燕山震旦系碳酸岩分类 [J].
代永定 ;
杨红 ;
张友南 .
地质科学, 1973, (04) :257-272
[3]   震旦紀藻碳酸盐岩石的沉积作用 [J].
業治錚 ;
何起祥 ;
孙国璋 .
地质学报, 1965, (04) :416-434
[4]   石灰岩的结构-成因分类 [J].
业治铮 ;
孟祥化 ;
何起祥 .
地质论评, 1964, (05) :378-389
[5]  
西南地区地层古生物手册[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编著, 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