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危重冠心病患者冠脉搭桥术的探讨
被引:3
作者:
陈德峰
张健
叶海峰
苗毅
机构:
[1] 河北省邯郸市中心医院
来源:
关键词:
冠心病;
体外循环心脏不停搏;
主动脉球囊反搏;
冠脉搭桥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对危重冠心病患者冠脉搭桥术(CABG)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后处理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方法对103例危重冠心病患者施行CABG,其中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OPCAB)42例,体外循环心脏不停搏(OPBH)冠脉搭桥31例,体外循环心脏停搏冠脉搭桥30例。分析并总结OPCAB、OPBH及CCABG在危重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结果 3组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消失,术后心功能明显改善。OPCAB组术后无死亡;OPBH组术后死亡1例,为行OPCAB术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术中中转为OPBH,最后死于严重低心排综合征;CCABG组死亡3例,均死于低心排综合征。术中放置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OPCAB组9例,OPBH组5例,CCABG组3例,IABP放置前后血流动力学观察指标明显改善(P均<0.05);其中术前放置IABP 6例,术中、术后放置11例。体外循环时间:OPBH组(82.34±21.62)min,CCABG组(112.15±26.82)min。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时间:OPCAB组(25.12±3.92)h,OPBH组(47.08±6.72)h,CCABG组(78.34±9.64)h。搭桥支数:OPCAB组(2.82±0.71)支,OPBH组(3.76±0.47)支,CCABG组(3.27±0.43)支。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术后引流量:OPCAB组(256.43±52.72)mL,OPBH组(369.56±62.51)mL,CCABG组(436.15±72.85)mL。结论对于危重冠心病患者,OPCAB需要IABP辅助的比例较高,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较低。对于无体外循环禁忌证者,OPBH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3444 / 3445
页数: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