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地区一次灰霾天气过程激光雷达观测与分析

被引:11
作者
黄祖照 [1 ]
董云升 [2 ]
刘建国 [2 ]
刘文清 [2 ]
陆亦怀 [2 ]
赵雪松 [2 ]
张天舒 [2 ]
李铁 [3 ]
机构
[1] 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2] 中国科学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大气颗粒物; 灰霾; 消光系数; 退偏振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N958.98 [光学定位雷达、激光雷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拉曼米散射偏振激光雷达对2009年11月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的一次灰霾天气过程进行了观测研究,对颗粒物的光学性质和物理参数进行了分析。灰霾发生期间,颗粒物主要分布在1.5 km以下,其中0.6~1 km高度的浓度较大。灰霾发生前期,颗粒物在532 nm波长退偏比为0.2,(?)ngstr(o|¨)m指数和雷达比分别为1±0.4和40±8 sr,表明灰霾颗粒物中有大量非球形粒子,粒径大,符合一次污染源排放的颗粒物特征;11月25日后,颗粒物在532 nm波长退偏比逐渐变小至0.07±0.02,Angstr(o|¨)m指数为1.5±0.6,激光雷达比为56±12 sr,说明颗粒物多为球形粒子,细粒子占比较大。观察结果表明,前期轻度灰霾天气期间,颗粒物主要为人为源污染源排放,为大气复合污染提供了条件,随着污染物不断聚集,25日后二次颗粒物大量生成,加剧了灰霾污染。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广州大气灰霾现象研究 [J].
陈博宇 .
广东化工, 2010, 37 (06) :224-226
[2]   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大气颗粒物激光雷达观测研究 [J].
董云升 ;
刘文清 ;
陆亦怀 ;
张天舒 ;
刘建国 ;
赵雪松 ;
赵南京 .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09, 4 (05) :368-375
[3]   北京城区限车期间气溶胶特征激光雷达观测研究 [J].
董云升 ;
刘文清 ;
刘建国 ;
谢品华 ;
陆亦怀 ;
张天舒 ;
赵雪松 ;
韩道文 ;
刘增东 ;
黄书华 .
光学学报, 2009, 29 (02) :292-296
[4]   都市霾与雾的区分及粤港澳的灰霾天气观测预报预警标准 [J].
吴兑 ;
邓雪娇 ;
毕雪岩 ;
李菲 ;
谭浩波 .
广东气象, 2007, (02) :5-10+28
[5]   细粒子污染形成灰霾天气导致广州地区能见度下降 [J].
吴兑 ;
邓雪娇 ;
毕雪岩 ;
李菲 ;
谭浩波 ;
廖国莲 .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1) :1-6
[6]   关于霾与雾的区别和灰霾天气预警的讨论 [J].
吴兑 .
气象, 2005, (04) :3-7
[7]  
Characteristics of distribution and seasonal variation of aerosol optical depth in eastern China with MODIS products[J]. LI Chengcai1,2, MAO Jietai1, LAU Kai-Hon Alexis2, CHEN Jay-Chung2, YUAN Zibing3, LIU Xiaoyang1, ZHU Aihua1 & LIU Guiqing1 1. Department of Atmospheric Science, School of Physic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2. Center for Coastal and Atmospheric Research,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 Hong Kong, China;3. Atmospheric, Marine and Coas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