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洞穴堆积物生物成因研究──以贵州织金洞为例

被引:4
作者
戎昆方,李景阳,安裕国,何复胜
机构
[1] 贵州工学院,贵州科学院,贵州师范大学
关键词
生物成因,洞穴叠层石,黑暗环境,贵州织金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1 [岩石成因];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本文系统研究了贵州织金洞中的洞穴堆积物。在有光照环境中发现了堆积物普遍具有生物独具的“五性”;研究了大量存在的现生洞穴蓝藻的分布及其沉积作用。在黑暗环境中,首次发现了洞穴堆积物中存在许多蓝藻藻丝体,观察到它们的沉积作用。研究证明:织金洞洞穴堆积物,绝大多数具有明暗相间的叠层构造,是一种新发现的“洞穴叠层石”。研究突破了洞穴堆积物单一的“滴水成因”认识,拓展了洞穴叠层石形成机理的思路,是对生物岩溶、洞穴景观保护、洞穴研究等领域的一种新的突破。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8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岩溶洞穴沉积物生物成因初探──以贵州织金洞为例 [J].
安裕国,戌昆方,何复胜,李景阳 .
贵州地质, 1994, (02) :112-121
[2]   国外洞穴研究概况 [J].
王福星 .
中国岩溶 , 1990, (04) :81-85
[3]  
耗散结构论.[M].沈小峰等编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4]  
化石藻类.[M].[德]弗吕格尔(E·Flugel) 主编;曹瑞骥等 译.科学出版社.1984,